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共同要素说”,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共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斯首先提出的。由于反对形式训练说对学习迁移的解释,许多心理学家纷纷设计更为严密的实验,从各种不同角度向形式训练说提出挑战,其中,桑代克的影响最大。
1901年,桑代克以大学生为被试,训练他们判断各种形状、各种大小的图形的面积。在训练之前对他们进行了冲刺练习,让他们估计127个矩形、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使他们判断图形面积的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接着,对被试进行充分的训练,训练所用的是90个10—100平方厘米大小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对被试进行这样两种测验:第一个测验是要求他们判断13个与训练图形相似的长方形的面积:第二个测验是要求被试判断27个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27个图形是冲刺练习中使用过的。
这个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训练,被试对矩形面积的判断的成绩提高了,但对三角形、圆和不规则图形的判断的成绩没有提高。之所以成绩会提高,是因为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存在着相同的要素,两种图形存在相似性,所以对于平行四边形进行训练,会提高学生对于矩形面积判断的水平。该实验被称为“形状知觉实验”。形状知觉实验也为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提供了科学依据。这部分的出题形式以客观题为主,考查对实验名称的识记及实验的理解。如以下例题:
据此,他认为,学习中训练某一官能未必能使它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他认为两种学习之间只具有相同因素时,才会发生迁移,例如,在活动A12345和活动B45678之间,因为两种活动有共同的成分4和5,所以这两种活动之间才会有迁移;由于骑自行车与骑摩托车在协调和操作方式上有相同因素,所以迁移就容易发生。
后来,桑代克等人还通过对知觉、注意、记忆和运动动作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的迁移实验,来检验形式训练说,结果发现,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再次证实了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S)与反应(R)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后来相同要素被改为共同要素,即认为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例如:Foot和football。两个单词中有共同的字母,就一定会产生迁移;“拨”和“拔”里面含有共同的部分,就一定会产生迁移。
综上,相同要素说认为前后两种学习存在着相同的要素时,前一种学习上的成功可以迁移到后一种学习上,使学习产生正迁移效果。即相同要素越多迁移越容易。
在备考过程中,对于这部分知识点我们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代表人物、实验名称、主要观点,如下:
代表人物 | 实验名称 | 主要观点 |
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 |
【单选题】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这种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解析】B。共同要素说强调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