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变式_特殊的正例

2021-01-18 17:22:3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变式_特殊的正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变式是心理学部分考查的一个难点,考查方式主要以例子型单选为主,有时也会考察概念判断。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将“变式”和“反例”弄混,所以在备考的时候,需要澄清概念,积累例子,加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本文在此对该部分中的知识点做出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原型和变式

概念正例又称肯定事例,即含有某个概念本质属性的一切特征的事例。原型是概念标准的、典型的正例;变式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正例的变化。在概念学习中,原型与变式不可以分离。用原型可以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用变式可使学生加深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分清概念,有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共同特征。

教学概念时,先以原型给学生建立概念的标准与典型的表象,通过原型的标准性与典型性,可以充分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而且能恰当地建立概念的正确的典型的“表象”,这时原型具有直观性、示范性,但原型也阻碍学生概念的学习,容易形成定势和僵化的认识,容易把最为“丰富”的原型的所有特征都当作本质特征,容易造成标准的、完美的、完整的形象,而忽视概念的本质属性。

所以在学习完原型之后,应再辅以变式从各个侧面充分认识这个原型的本质特征,最终让学生在大脑中保持着概念的本质属性的原型作为表象。这样,通过各种变式的干扰,学生对所建立的概念表象有了清晰的认识。

正例可以分为标准正例与非标准正例。标准正例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反映某种属性特征的实例。非标准正例一般是一些容易被人们排除在某种属性之外的例证,比如没有花瓣的花。它们常常在外形或者说感知印象方面与标准正例有明显区别。比如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形外高,还有非底边上的高等,都属于不太标准的正例。因为在标准正例或人们的一般印象里,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在图形之内,而且一般是从上顶点向底边画的线段。

二、反例

只有知道什么“不是”,才能对什么“是”有更准确的把握。简单地说,当人们判断“这是一个圆”时,实际上包括了若干否定判断:“这不是一个三角形”、“这不是一个梯形”、“ 也不是一个正方形”、“还不是一个长方形”。在概念学习中,不但要为学前儿童提供若干正例,还应及时呈现若干反例。正例的呈现有助于儿童概念学习中的概括,而反例的呈现则有助于儿童概念学习中的辨识,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幼儿学习“鸟”的概念,提供燕子、麻雀、鸽子、老鹰等正例,启发他们找出鸟“会飞”“有羽毛"等共同特征;紧接着,投放苍蝇、蝙蝠等反例,让幼儿知的不是“会飞”的都是鸟。因此,投放反例能促使幼儿进行新的观察、辨识和思考,以排除事物的无关特征。通过正反例的比较才能确认是与不是,才能清晰、准确地建立概念。

三、案例搜集

1.花的正反例与变式

在教学中,所有的教师都会在教学中使用例子,但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只看到标准正例,也就是与人们的一般印象比较一致的典型的、理想的例子。这些例子对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只有标准正例,则学生可能将例子的非关键特征与关键特征混淆,不能将关键特征区分出来。以“花”为例,在人们的一般印象里,凡是花必然有花瓣,很难想象存在没有花瓣的花,也就是把花瓣当作花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但这种认识与花的科学概念是不符合的。因此,科学教学中必须出现并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不完全花的实例,由此使学生建立关于的花的科学概念。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选有代表性的非标准正例是非常重要的。运用富于变化的变式,可以使事物的基本属性有序、完整地呈现,使学生对概念的外延有准确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2.液体的正反例与变式

(1)概念:事物具有的本质属性

液体是三大物质形态之一。它没有确定的形状,往往受容器的影响。但它的体积在压力及温度不变的环境下,是固定不变的。增温或减压一般能使液体汽化,成为气体。

(2)正例: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反映某种属性特征的实例

例如:水、果汁、牛奶......

(3)变式(仍属于正例):一些容易被人们排除在某种属性之外的例证,常在外形或者说感知印象方面与标准正例有明显区别(变化无关特征,突出本质特征)

例如:液体除了有可食用的,也有不可食用的(酒精、洗发液);除了有质地稀薄的,也有质地粘稠的(炼乳、沥青)......

(4)反例:不具有事物本质属性的例子

例如:沙子虽然没有确定的形状,能够像水一样可以倾斜,但沙子不能高温汽化为气体,所以不属于液体。

3.高的正反例与变式

(1)概念:事物具有的本质属性

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或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那么这个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为高。

(2)正例:顶点和垂足之间的垂直线段。

(3)变式(仍属于正例):钝角三角形的高在图形外,所以三角形的高也可以在图形外。

(4)反例:不具有事物本质属性的例子

图为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所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中线,而且这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交于一点。

四、变式与比较

比较指的是包括正例之间的比较(发现共同的本质特征),也包括正例和反例(又称否定事例,即不含某个概念本质属性的事例)的比较,以加深对概念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理解。比较是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只有把不同对象的部分特征区别开来,才能进行比较。

比较策略的运用,能使学习对象的本质、共同属性更好地从众多属性中分化出来,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优化概念提炼的进程。其次,比较策略的运用不仅能促进概念的学习,还能促进概念系统的建构。最后,变式和比较两种策略一般都是同时使用的,变式一般侧重于正例的变化,比较一般侧重于反例的补充,两者缺一不可。

四、牛刀小试

1. 【判断题】在变式教学中,变换的应该是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变式的概念。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

题干表述正确,故本题答案为√。

2.【单选题】讲解果实概念时,既列举可食用的果实,也列举不可食用的果实,以便突出果实都具有种子的本质特征,这种知识概括方式是( )。

A.正例与反例 B.比较 C.变式 D.直观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念的学习。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在学生对概念的关键特征有了基本理解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呈现变式来帮助学习者辨明概念的无关特征,更精确地理解概念的含义。

题干中,无论是可食用,还是不可食用,都是属于果实,所以并没有运用到反例。因此,A选项错误。

题干呈现的例子,目的是为了突出果实的本质特征,属于变式的特点,即通过变化无关特征,来突出本质特征,所以C选项正确。

B选项,变式一般侧重于正例的变化,比较一般侧重于反例的补充,所以错误。

D选项,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教师呈现任何直观图片,或者做出生动描述,不符合直观性的特点,排除。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C选项。

以上便是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各位考生的备考能够有所帮助!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