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021-01-18 15:00:3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育心理学的备考中一直是重难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于教育心理学整个学科的学习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考生能够知晓并攻克此难关,本文在此进行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科学备考!

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

1.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两种条件作用的比较

比较范畴 经典性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 斯金纳
实验 狗进食的摇铃实验 迷箱实验
行为 被动的、情绪的、生理的 主动的
顺序 S-R R-S
学习的发生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匹配 行为后果影响随后的行为
例子 学生将课堂(开始是中性的)与教师的热情联结在一起,课堂引发出积极情绪 学生回答问题后受到表扬,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增加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强化和惩罚

强化是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质而使有机体反应频率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凡是能够增强行为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作强化物。

分类 正强化 (积极强化) 负强化 (消极强化) 正惩罚 (给予性惩罚) 负惩罚 (剥夺性惩罚)
含义 呈现愉快刺激 取消厌恶刺激 呈现厌恶刺激 取消愉快刺激
目的 增强反应频率 增强反应频率 降低反应频率 降低反应频率
典例 给予表扬 免做家务 关禁闭 禁吃KFC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的一类条件作用。(例如: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回避条件作用是指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的一类条件作用。(例如:闻到臭味,感觉附近有垃圾,故绕道走开。)

(3)消退

消退是指条件刺激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现象。

3.强化理论对学习的意义

(1)强化的应用

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奖励时,应注意避免外部奖励对内部兴趣的破坏。奖励虽然是塑造行为的有效手段,但是奖励的运用必须得当,否则便会强化不良行为。(例如:小孩的许多无理取闹的行为实际上是学习的结果,因为他们通过哭闹能得到诸如玩具、冷饮等强化物。)

(2)消退的应用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不去强化而去淡化,既可消除不正确行为,又不会带来诸如惩罚等导致的感情受挫的副作用。(例如:如果学生上课扮鬼脸是为了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也叫强化,老师与同学可以不予理睬,不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那么此类行为就会逐渐减少。)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3)惩罚的应用

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惩罚紧跟在错误行为之后,与错误的行为之间建立联结。在惩罚时,最好选择一样替代反应进行强化,即指出正确的行为方式,在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后给予强化。

4.斯金纳关于程序教学、行为塑造的意义

(1)程序教学

①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

斯金纳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应用到教学活动上,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斯金纳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是采用连续接近法。

②程序教学的原则

第一,小步子原则;第二,积极反应原则;第三,自定步调原则;第四,及时反馈原则;第五,低错误率原则。

(2)行为塑造

所谓行为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强化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在塑造行为时要注意这样一条原则:学生必须在他们能力所及的行为范围内得到强化,同时这些行为又必须能向新的技能延伸。(例如:学生能在15分钟之内解10道数学题,如果能在12分钟之内解出就应强化但不要要求必须在8分钟之内才予以强化。但是一个能做20题的学生必须做20道题后才强化,不能在少于20道题时就予以强化。)

练习题

【判断】课堂上学生看课外书不好好听课,教师没收课外书,这种行为属于负强化。( )

【判断】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调行为前的强化。( )

【单选】得出学习即强化的观点的实验是( )。

A.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B.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C.榜样学习实验 D.问题表征

【单选】如果学生希望通过违反课堂纪律的方式来引起关注,老师、同学却不予理睬,他会感到没趣而减少了此类违纪行为。这种减少违纪行为的方法属于( )。

A.消退 B.负强化 C.消极强化 D.惩罚

以上便是有关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相关知识点,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