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的分类”,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迁移的分类是重要的知识点,主要出现在单选题和判断题两大题型,以理解掌握为主。本文对此知识点进行梳理,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含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 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迁移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迁移进行如下的划分,
1.据迁移发生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1)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
(2)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
做题技巧:只关注方向,不管结果好坏。去找题干中是前影响后,还是后影响前,前者为顺向迁移,后者为逆向迁移。
例子:顺向迁移:学了骑自行车后影响学骑三轮车。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前摄抑制。
逆向迁移:后学习的斯金纳对之前学的桑代克的影响。倒摄抑制。
2.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作用,称为正迁移。
(2)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 的影响,称为负迁移。
做题技巧:关注迁移结果好坏,不管方向。去找题干中最后迁移结果是好的还是坏的,好的为正迁移,坏的为负迁移。题干中常见正迁移词:促进、利于、提高等;负迁移:不利于、有碍、干扰等。
例子:正迁移:学了拼音的书写后,有利于学习英文字母的书写。
负迁移:学了拼音的读法后,干扰了学习英文字母的拼读。
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水平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1)所谓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2)所谓垂直迁移,也叫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这类迁移类似奥苏贝尔所说的上位学习;一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即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类似奥苏贝尔说的下位学习。
做题技巧:关注迁移对象之间的概念层级关系,一般来说,无层级关系为水平迁移,有层级的上下位之分为垂直迁移。
例子:水平迁移:学了直角、钝角后再学锐角。
垂直迁移:学了“角”的概念后,再学习直角、钝角、锐角。
4.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来划分,可以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 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一般迁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他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领会原理和观念,认为这是通向适当“训练迁移”的大道。
(2)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即具体经验迁移到另一种学习
做题技巧:两者的不同在于如果是原理、原则和态度等的具体应用就是一般迁移,如果是具体的经验迁移到另一个具体学习中,那就是具体迁移。
例子:一般迁移:学了going、coming、doing之后掌握-ing的原理,有利于学习seeing。
具体迁移:已学会写“木”字,有助于写“森”字。
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1)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2)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
做题技巧: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之前学习的皮亚杰的同化顺应异曲同工,即前者原有认知结构不变,后者原有认知结构变。而重组性迁移强调原有经验成分重新组合。所以在做题的时候,寻找题干中后学习的内容到底有没有改变原有认知结构即可。
例子:
同化性迁移:之前学习过水果是香的、甜的,再学习香蕉、苹果时,会帮助其理解。
顺应性迁移:之前学习过水果是香的、甜的,但老师说榴莲也是一种水果,小明原有的认知结构解释不了这个新概念,所以改变对水果的原有认识。
重组性迁移:在跳水、舞蹈或体操等运动的各动作进行调整或重新组合后,形成不同的难度系数。
6.依据迁移发生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将迁移分为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
(1)低通路迁移:指反复练习的技能自动化的迁移。
(2)高通路迁移:指有意识地将在某一情境下习得的抽象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
做题技巧:看该迁移行为是否需要意志努力,不需要则低通路,需要则高通路。
例子:低通路迁移:会开自己的车,再开朋友的车。
高通路迁移:学会勾股定理后解应用题。
7.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所进行的划分。
(1)近迁移:即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景比较相似的情景中。简言之,如果能迁移到表面特征都相似的其他学习情景中,属于近迁移。
(2)远迁移:如果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景极不相似的其他情景时,即产生了远迁移。
做题技巧:看题干中的迁移情境是否相似,相似则近迁移,不相似则远迁移。
例子:近迁移:老师教同学们写《我的好妈妈》后,继续教写《我的好爸爸》。
远迁移:英语里的技巧迁移到物理里。
【小试牛刀】
周昕学习了1块等于10角、1厘米等于10毫米之后,推算1分钟等于10秒。这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分类。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根据迁移方向的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题干描述的是先学习的1块等于10角、1厘米等于10毫米对后学习的1分钟应等于60秒的影响,属于顺向迁移;而1分钟应等于10秒是一种错误的迁移,属于负迁移,所以应该是顺向的负迁移,AB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故选C。
以上便是对迁移的分类的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