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萌芽阶段之孔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节内容很杂,考察的形式多是例子反选,关于人物和贡献常常容易混淆。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梳理一下这部分知识点,帮助大家形成知识脉络。
孔子的教育思想:
1.人性论:
(1)性相近习相远(外铄论)
(2)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内发论)孔子把人分为上智、中人和下愚。上智是生而知之者,中人是学而知之者,下愚是困而不学者。
2.教育目的:
(1)学而优则仕——子夏。强调从普通人中培养人才,培养从政的君子。(社会本位论)
(2)办学方针:有教无类
3.教育内容:
文行忠信(六经、德行、忠诚、诚信)。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道德居于首位所以仁是道德的最高标准。
4.教育功能/作用:
(1)庶富教(经济功能)强调了社会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2)忠君孝亲,奉公守礼。(政治功能)
(3)性相近习相远、有教无类(个体功能)
5.孔子轻视劳动者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例子:樊迟问稼、君子忧道不忧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6.孔子地位:
(1)万世师表。
(2)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
(3)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7.孔子其他教育思想: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不复也。(启发性原则)
(2)朱熹总结“夫子之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
(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因材施教)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巩固性教学原则)
(5)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疏导原则)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示范法)
下面是两道习题:
1.【单项选择题】“庶—富—教”的思想是由( )在论述教育的( )提出的。
A.孔子 社会功能 B.孟子 社会功能 C.荀子 经济功能 D.老子 社会功能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孔子的教育作用中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庶、富、教。“庶”指人口,“富”指经济,“教”指教育。故A项正确。B项:孟子提倡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他的教育作用扩充“善性”。“庶—富—教”不是孟子的思想,是孔子的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荀子的人性论是性恶论,其认为教育作用是化性起伪。“庶—富—教”不是荀子的思想,是孔子的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老子的思想认为一切事物皆顺其自然的发展,万物都不应对其施加外力而改变它们本来的发展规律。对其本质特性不加破坏,才是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和谐。“庶—富—教”不是老子的思想,是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2.【单项选择题】“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说明了(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特点。题干中“君子忧道不忧贫”出自《论语·卫灵公》,指君子只忧愁自己的为人,不忧愁是否贫穷。孔子把请教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说明孔子鄙视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这体现了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的特点。C项正确。A项: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等级性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的特征,题干中孔子的做法并未体现出等级性。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