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目的的相关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目的的相关理论”这一知识点为中常见考点,同时也是易错点。结合历年考试情况来看,主要考查方式为客观题中的单选题、多选题以及判断题,主观题考查频次较低。从考查角度来看,侧重于考查相关教育目的理论的代表人物、核心观点以及评价。
在教育活动中,人们往往通过选择不同的教育目的来实现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体现了人的能动性本质。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故而形成了教育目的的相关理论,亦或者说形成了若干不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一、宗教本位论
所谓宗教本位论,即主张教育服务于宗教,使人在宗教教育之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教育作为宣扬教义的工具或途径,按照神学或者宗教的制度或要求,对个体进行洗礼,最终促使其成为虔信的宗教信仰者。宗教本位论在西方中世纪漫长时间内占据主要地位,对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产生影响。
宗教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奥古斯丁认为教育以神学为目的,主张以宗教道德代替世俗道德,以盲目信仰、背诵和服从代替独立思考。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教育最高目的在于引导个体追寻真理,克服无知,运用人的智慧,皈依神学。
二、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即教育服务于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主张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个性,增进个人价值,促使自我实现。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天然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马斯洛、裴斯泰洛齐、赫钦斯、奈勒等。其中赫钦斯作为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认为教育目标不应只着眼于“人力”,而应着眼于“人性”,培养有学识、有智慧的人。奈勒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每一个具体的生动的个人服务。
三、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即强调教育目的应满足社会需要,教育之于个人无须存在价值。倡导民族主义,国民性的塑造与培育,培养个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高度强调社会需要才是教育价值的根基和最终指向,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即教育的最高目标便在于服务国家。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荀子、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凯兴斯坦纳、巴格莱、纳托普等。其中孔德被誉为社会学之父,认为个人只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社会秩序建立的基础。涂尔干主张教育的一切都应该服从于社会的意志。纳托普也曾指出:“在事实上个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为他生活于人群之中,并且参加社会生活。”
四、教育无目的论
这一理论由杜威提出。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否定的只是教育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其内在目的,即每次活动本身所包含的价值与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主张,与其教育即生长的思想完全一致。
以上就是教育目的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接下来通过题目来巩固一下吧。
1.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是指教育( )。
A.没内在目的,存在一般的永恒性目的
B.不存在课程之外的目的
C.没有任何的内在或外在的目的性
D.不存在教育过程之外的目的
【答案】D。本题考查教育无目的论。这一理论由杜威提出,但杜威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他否定的只是教育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其内在目的,即每次活动本身所包含的价值与意义。因而,ABC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