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当代德育模式的发展”,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当代德育模式在教招考试中多为客观题的考查,单选、多选和判断题为主,侧重识记考查,所以需要准确做到一一对应。在掌握四大德育模式时,可从核心问题、研究方法以及主要思想等角度着手。
一、核心问题
1.认知模式研究的问题是个体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侧重研究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社会模仿模式的核心问题是道德学习如何发生。
3.体谅模式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影响道德发展,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4.价值澄清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促进价值观的形成。
二、研究方法
1.认知模式的研究方法包括文化比较法和个案追踪法。
2.社会模仿模式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和观察法。
3.体谅模式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
4.价值澄清理论的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法,偏实证性。
三、主要思想
1.认知模式:
科尔伯格按照儿童是否了解和认同遵守习俗以及对习俗约束的反应,衡量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度,提出了三水平六个阶段,分别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分别为惩罚与服从导向、相对功利倾向、“好孩子”定向、维护社会制度导向、社会契约导向和原则或良心导向阶段。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是个体道德发展的一种恒定不变的序列,适用于所有国家,所有文化中的人。虽然不同儿童发展速度不同,但不可能出现超越某个阶段的发展。
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提出人的的道德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和公正道德阶段。
2.社会模仿模式:
班杜拉认为个人与环境相互影响,个人行为受到环境和人本身观念影响,也受人自己情感、道德水平的制约。个人不是由环境消极被动决定的,个人与环境互动,个人的行为也可以影响、改变环境,这是社会学习德育论的核心思想。所以他认为模仿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学习可以促进人德育的发展。
3.体谅模式的基本观点:
体谅模式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与他人友好相处、爱与被爱,帮助人们满足这种需要是首要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同时也反对用高度理性化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
4.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思想:
价值澄清模式的基本假设是当代儿童处于充满互相冲突的价值观的社会中,这些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而在当代社会中,根本就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所以价值澄清模式主张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价值澄清理论强调价值观的认识过程,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个人良好的价值观,促进人的发展。
这便是四大德育模式,你能正确区分了吗?试一试。
1.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从德育模式上归类,属于( )。
A.认知模式 B.价值观澄清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德育模式。认知模式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为皮亚杰、柯尔伯格。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的发展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然后确定被试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从德育模式上归类,其属于认知模式。故答案为A选项。
2.由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所创立的德育模式是( )。
A.推理模式 B.体谅模式
C.认知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模式及其对应人物。彼得·麦克费尔创立了体谅模式,认为要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主张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故正确选项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