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带你走近世界平民教育之父_晏阳初

2021-07-10 15:57:18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带你走近世界平民教育之父_晏阳初”,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晏阳初是我国民国初期教育发展的代表人物。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为重点考察内容,主要以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方式进行考察。下面详细为大家介绍考试中考察的晏阳初重点知识。共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他的地位和他的思想。

1.地位:平民教育之父

辛亥革命后,中国整体国情积贫积弱,晏阳初认为我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国民落后,所以晏阳初面向中国农村、农民、农业,励志奋斗六十年解决农民发展问题。所以被后世尊称为平民教育之父。

2.教育观点

(1)一大发现:脑矿

晏阳初以一个脑矿为出发点提出平民教育思想。认为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最宝贵的矿藏是脑矿,最大的脑矿在中国,最大的脑矿领域是农民。

(2)两化:

I.化农民:是晏阳初的教育目的,通过教育达到教化农民,使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

II.农民化:是晏阳初实施教育的途径。晏阳初为了体会农民的生活,去到河北定县,与农民穿戴、用语、生活等保持一致,并虚心向农民学习。

(3)三大教育方式:

①学校式教育:传授正规、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识字能力。

②社会式教育:社会理念支持,面向群众、农民开展活动。

③家庭化教育:家庭不同角色横向联系。

(4)四大教育问题与四大教育内容

在教育中,晏阳初认为我国存在四大问题,并针对四大问题选择四大内容来解决问题。

I.中国问题

①“愚”: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缺乏智识,思想愚笨。

②“穷”: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资产贫穷。

③“弱”:中国最大多数人民长期被压迫,不敢反抗,国力虚弱。

④“私”:中国最大多数人民不团结,不合作,缺乏爱国思想,只考虑自身利益。

II.教育内容

①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

②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

③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

④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以上是关于晏阳初先生的相关知识点介绍,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了呢?让我们一起做两道题检验一下吧:

1.【单项选择题】有关晏阳初的教育主张,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提出“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的平民教育目标

B.晏阳初作为一个教育救国论者,不可能认识到中国农村问题产生的根源

C.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作为社会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一个不彻底的资本主义运动

D.晏阳初在认识到社会问题的根源是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教育

1.【答案】D。解析:晏阳初提出的中国农村的四大问题,只是看到了社会现象的表层,而没能认识“帝国主义之侵略与封建残余的剥削才是造成‘愚、穷、弱、私’的原因”,否认了旧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是阶级压迫和剥削。

2.【单项选择题】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主要指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和( )。

A.公民教育 B.美德教育 C.社会教育 D.思想教育

2.【答案】A。解析:晏阳初致力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提出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四大教育包括:(1)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2)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3)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4)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三大方式包括: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

3.【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晏阳初观点的是( )。

A.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

B.提出乡村建设

C.提出学校是教育、社会教育、家庭式教育

D.提出中国落后的根源是文化失调

3.【答案】AC。解析:晏阳初致力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认为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提出了四大教育,包括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教育的三大方式,包括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A、C两项正确。B、D两项:梁漱溟致力于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认为“愚、穷、弱、私”只是表面问题,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文化失调。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故提倡乡村建设,或可说是一种建国运动。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