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董仲舒文教三策

2021-06-24 18:19:28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董仲舒文教三策”,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董仲舒被称为汉代孔子,乃因其对儒家复兴有再造之恩。但其兴起之儒家已经是被他加工改造过的,故又称为新儒家。他对儒家的重大贡献,也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机遇。汉武帝作为西汉第四代皇帝,接手的是经过三代休养生息的富庶国家,因此他开始着手做一件事就是薅羊毛,即所谓中央集权。为了彻底开发人才,他面向民间发布诏告,请所有士子尽情进言献策。此时董仲舒在呈上的众多策论中脱颖而出,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对贤良策》,又称“文教三策”。

其一也是影响最深远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比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这种文化盛事,经过秦汉之际的战火和极端政策已经趋向没落,董仲舒索性提出此策,直接以儒家兼并各家,使儒家从此一跃而成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正统思想。其他各家自然就更加沦落,尤其科技、手工等方面就渐渐边缘化为各种“旁门左道”,往往和巫术、术数之类结合,充满神秘和出世的色彩。而此事亦被称为儒家的第一次飞跃。当然汉武帝之所以乐于采纳此种意见,除了儒家一贯推崇的核心思想是巩固在等级制基础上形成的礼仪体系,还有就是董仲舒新开发的内容“三纲五常”,非常有利于皇帝权威的确立。

其二兴办太学,中央官学因此而复兴。太学是由士大夫阶层主持的最高官学,内容自然以儒家经典为主。为国家所需人才的储备做保障,并且也为儒家的兴盛奠定人事的基础。

其三举贤才,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察举制的确立,也成为汉朝的特色。打破了世家垄断官职的弊端。设定不同的举荐类型,当时以“孝廉”为主。东汉末期的曹操即通过举孝廉出身。

董仲舒的文教三策于今日看有利有弊,但于当时当然有开辟之功,为儒家的盛行奠定基础。

此处可以参考一道题目: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简单通过几道题目巩固下本部分内容。

1.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董仲舒提出( )。

A.兴办私学 B.举贤才 C.兴办太学 D.独尊儒术

1【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董仲舒的教育观点。董仲舒提出的文教三策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举贤才。兴办私学是春秋时期的风潮。所以此题选择A。

2.【判断题】董仲舒为汉文帝献策时提出文教三策( )。

2.【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董仲舒的教育观点。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提出文教三策。故本题说法错误。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