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对于教师招聘考试,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经常是单选题容易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对于简单的题目考生一般都能做对,但是遇到一些难题或者易混淆的题目,考生还是比较容易出错。因此,现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做具体比较分析,便于考生明确其区别,更好的正确做题。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详解如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具体表现: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具体表现: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具体表现: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教学启示: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适时而教,应该抓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具体表现: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教学启示: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具体表现: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教学启示: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顺序性与阶段性之区别:
顺序性更加强调个体发展的先后顺序,不可逆,关键标志词是由某某到某某、从某某到某某等,教育应当循序渐进。
阶段性更加强调小学、初中、高中不同的阶段,或者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不同阶段,应当选择不同的教育任务和教学方法。
不平衡性与个别差异性之区别:
不平衡性强调同一个人的同一方面或者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步,速度有快有慢,教育应该做到抓关键期。
个别差异性更加强调不同人之间的差别,教育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二、结合考察题目进行具体分析讲解
1.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答案】B。解析:本题题干中强调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的不同之处,因此体现了阶段性。
2.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和大器晚成,体现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答案】D。解析:题干中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强调的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强调不同人的区别,因此体现了个别差异性。
3.青少年的身体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答案】C。解析:题干强调身体生长高峰期,感知、思维、情感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说明同一方面发展速度不同,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因此体现了不平衡性。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和三道题目的对比作答,相信各位考生应该能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正确进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