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封建社会的恩恩怨怨

2021-03-10 18:01:2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封建社会的恩恩怨怨”,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众所周知,在教招考试当中,历史知识一直是我们难以把握的,今天我们就以汇总的形似来看一看封建社会的恩恩怨怨。考试的过程当中多以客观题呈现,主要是要了解各个时期历史的具体内容。

一、战国

1.稷下学宫(山东淄博)

(1)时间:战国时期齐国

(2)性质:官家举办,私家主持(孟子,荀子)---官学

讲学、著述、育才咨询的高等学府

(3)特点:学术自由—不治而议论

待遇优厚—最为老师---荀子

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2.私学—战国繁荣昌盛,出现百家争鸣

两大显学----儒家和墨家

二、秦----法家,以法为教,商鞅变法,秦二世灭亡

三、两汉

1.汉初---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修养生息

汉武帝---儒家思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教育场所

中央官学:

(1)太学—西汉最高学府-儒家理念

(2)鸿都门学—东汉,宦官专权,投汉灵帝所好,喜欢这种文艺的东西,创办了最早的文学艺术学校。

(3)宫邸学—贵族

地方官学:郡国---学,文翁兴学

3.教育内容:儒家经典

4.选士制度:

察举制----自下而上,一层一层往上推荐,主要看是否孝顺廉洁,孝廉

征辟制----自上而下

5.代表人物: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汉代孔子,司马迁的老师

(1)三大文教政策---《对贤良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小故事

设立太学以养士—儒家

重视选举—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2)人性论---《春秋繁露》

圣人、中民、斗筲----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

(3)道德教育的核心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总结:地位,著作,思想,三纲五常

王充:

(1)人性论—正性-随性-遭性

正性---仁义

随性---父母

遭性---胎教

(2)人才划分:文吏(识字)、儒生(懂儒家)、通人(博古通今)、文人(上书)、鸿儒(著书立说)--最早提出培养创造性人才

(3)论学习:问难与距师

1.【单选题】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就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出现在( )时期。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东汉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出现在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询作用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的特点包括:(1)学术自由——基本特点,表现为不治而议论;(2)待遇优厚(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3)尊师重道,诞生了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B项正确。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判断题】在我国封建社会,开启以“儒术”为正统思想先河的思想家是董仲舒( )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认为,为了保证政治的大一统,首先要统一思想,针对汉初百家俱存、各执一说的状况,认为只有儒家是积极进取之学,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实现思想的统一,从此开启了以“儒术”为正统思想先河。因此正确。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