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师劳动的特点

2021-03-09 18:58:49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师劳动的特点”,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教育学》里面关于学生与发展这部分比较重要的一块,涉及题型较广,首先以客观题目为主,其次主观题目也有所考察,比如案例分析题目,难度中等,我们将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考生。

教师劳动的特点,每一个特点都有比较鲜明、核心的关键词,其中有部分特点需要进行区分,在考试过程中容易混淆,我们要以此为出发点,对每一个特点进行梳理。

一、知识链接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首先是由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

教育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人的成长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与人的自觉能动性因素;人的不同成长历程还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它也成为影响教育的因素。

(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也是由教育任务的复杂性决定的。

教育目的和任务是使青少年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它们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从智育目标和任务说,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德育、体育、美育的结构和任务也很复杂。

(3)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也是由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复杂性决定的。

教育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完成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任务目标,即形成人。这个过程必然是复杂的。不同的教育目标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结构或模式。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富有创造性是现代教师劳动的突出特点之一。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2)表现在对教育和教学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有规可循,但无死框框可套。教学绝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教学在根本上是一门艺术,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高级的教学教育艺术才能表现的典型形式,是教师“灵感”的表现。

教育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复杂性包括教育对象、教育任务、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

创造性包括因材施教、处理内容和运用方法、教育机智。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教师劳动的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这个特点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的。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获取教育教学反馈信息,准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活动。

2.教师劳动的广延性

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这个特点是由影响学生发展因素的多样性决定的。学生的成长不仅受学校的影响,还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教师不能只在课内、校内发挥影响力,还要走出校门,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连续性指时间的连续;广延性指空间的广延。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1.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教师劳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教师的某些影响对学生终身都会发生作用。因此,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

2.教师劳动的间接性

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的劳动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社会,或直接贡献于人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教师劳动的结晶是学生,是学生的品德、学识和才能,待学生走上社会,由他们来为社会创造财富。

长期性指人才培养周期长;间接性是以学生为中介来为社会创造财富。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对于教师来说,首先,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直接用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影响学生的过程。再者,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化也是教师劳动主体性的表现。教师所使用的教具、教材,也必须为教师自己所掌握,成为教师自己的东西,才能向学生传授。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主体性指教师自身是重要课程资源,自身能够成为影响学生的工具和主体。

示范性指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有学生的可塑性和向师性决定的。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教师的个体劳动来完成的。每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所以,从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由于学校教育是分段进行的,每一阶段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几乎都是前一阶段教师劳动的产物,所以,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教师劳动的群体和个体统一性,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指教学活动主要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

劳动成果的群体性指每一个学生会受到多个教师的影响,是教师的集体劳动的成果。

现在我们来做两道这部分的题目来巩固一下。

1.教师以教书育人为职责,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育内容及不同的教育条件,运用知识经验和才能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方案和方法,机智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形成不同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B.创造性 C.连续性 D.广泛性

1.【答案】B。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或改革。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认识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调整、改进、创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强调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并具有教育机智,体现出教师劳动创造性的特点。因此本题选B。

2.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特点的主体性与示范性。主体性、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的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所以根据本题描述选择D。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