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课程”的“第一次””,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往往对于很多教育学的专有名词,比如:“教育”、“课程”、“班级授课制”等等,均会考查这些词汇的来源问题。那么接下来,针对里面的重难点给大家进行讲解,以便于更好的备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育学中的那些“第一次”。
一、知识链接
课程的第一次:
首先,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孔颖达对于《诗经·小雅》中的“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做注释,解释为“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治”。在此处“课程”指“寝庙”寓意伟业。这一含义不同于当前“课程”一词在学校教育范畴内的含义,因此我们只认为此人此事是课程一词在我国首次出现的标志。
其次,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有论述:“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以及“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里的“课程”指的是功课及其进程。但是朱熹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我们当代学者普遍认为朱熹是赋予“课程”现代化含义的第一人。
再次,在西方历史上,课程一词Curriculum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在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后来,英国功利主义教育家斯宾塞于1885年发表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该篇文章中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即知识的系统化组织,被认为是将“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第一人。同时“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也是斯宾塞最早提出的关于课程论的命题。
最后,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发表著作《课程》,该书标志着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的问世,由此代表了课程此后被作为专门研究领域。1949年拉尔夫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由此泰勒也被成为“课程理论之父”。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
二、深度解读
1.考试题型:这部分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经常考查的题型主要是以识记类的考点为主。主要考察大家对知识点的记忆。主要的题型,以客观题为主,单选和多选都有可能。一般来说,会考察地位的对应单选。
2.知识梳理:
三、试题演练
1.【单选题】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1.【答案】B。解析: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20-1903)《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杜威提出了新三中心,即“儿童、活动、经验。”故答案选择B。
2.【单选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斯宾塞最早提出的最经典的关于( )命题。
A.课程论 B.课程 C.教学 D.教学论
【答案】A。解析: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主张是: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这一主张的早期代表是英国的斯宾塞,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959)一文中提出,为人类的种种活动作准备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知识,认为在学校课程中自然科学知识应占最重要的位置,学习自然科学是所有活动的最好准备。因此“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斯宾塞最早提出的最经典的关于课程论命题。
以上就是关于本篇知识点的相关解读,希望老师的总结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早日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