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汉朝为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汉朝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中央官学最重要的是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的太学,由九卿之一的太常领导管理。在东汉,还曾设有鸿都门学、宫邸学等特殊性质的学校。地方官学主要是指郡国学。私学按其程度可分为书馆和经馆两类。
一、汉朝中央官学教育
(一)太学
1.太学建立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并且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建立。太学是我国古代官方的高等学府,是以传授和研习儒家经典为主的国立文科大学。太学的设立,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教育制度的确立,以后各朝都依例设立太学。
2.教学内容
制定统一的教材,学习儒家经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这是太学法定的教材。
3.教学形式
太学初创时由于学生少,采用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后来由于太学发展,学生数以万计,采用“大都授”的集体上课形式,主讲博士叫“都讲”。还有次第相传的教学形式,即高年级学生教授低年级学生,来缓解师资紧缺的情况。此外,太学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请教。
(二)鸿都门学
东汉灵帝时在洛阳建立的一所官学,因校址位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性质上属于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以尺牍、辞赋、字画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内容。
(三)宫邸学
宫邸学分为两种:一是专门为皇室和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另一种是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
二、地方官学
汉朝实行郡县制,郡国是最大的地方行政单位,因而地方官学又称郡国学或郡县学。汉代地方官学的发展始于汉景帝时期的“文翁兴学”,蜀郡太守文翁送地方官吏到京师学习进修,学成后回蜀郡为官或者任教,在地方设立学校,培养地方官吏,促进蜀郡的经济发展。汉武帝对“文翁兴学”极为赞赏,下令各郡国普遍设立学校。
三、私学
汉朝私学分为书馆和经馆两类。
(一)书馆
书馆又称书舍,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识字教育,也传授一些数学常识。第二阶段,继续进行读写训练,但重心开始转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上。
书馆相当于初等教育,实行个别教学,重视口授和背诵。少部分进入高一级私学或者太学,大部分就中断学习,开始工农商活动。
(二)经馆
是较书馆高一级的私学,著名学者经常聚徒讲学,又称精舍或精庐。最常采用的教育方法是次相传授。实际上是后代书院的历史渊源。私学中最常采用的教育方法是:以次相传授,老师只对从学时间较长的高业弟子进行直接传授,再由高业弟子转相传授初学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