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韩愈的教育思想”,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韩愈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历年教师招聘类考试中比较高频,多以客观题(单、多选、判断题)的形式来考查,尤其是他的关于教师问题论述思想。故整体归纳出来便于广大考生进行理解识记。
一、性三品说
韩愈继承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并在此基础上把人的性与情结合起来,且性是情的基础,形成了他的性情三品说。他说:“性也者,与生俱来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上中下,情之品也有上中下与之对应。性的内容是仁、礼、信、义、智五德,情的表现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上品的性是善的,以仁德为主,但也通于其他四德,相应地产生上品的情,动而得中,符合五德的规范。中品的性既可能善也可能恶,其表现为仁德有所不足或有所违背,其余四德或有而不完全纯粹,相应产生中品之情,有时过分有时不及,但也有合乎道德规范要求的。下品的性是恶的,既违反仁德,也不能符合其他四德,相应产生下品的情,任凭感情支配行动,都不符合道德规范。
此外他认为由于人性的差别,教育对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不同,“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所以韩愈认为“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从天生不平等性来论证教育的可能性和效果,具有明显的宿命论色彩。
二、教育目的
面对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韩愈打岀了维护儒家道统的旗号,故将教育目的诠释为“学所以为道”。从封建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出发,韩愈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明先王之教育”、“学所以为道”。他的“道”是指儒家之道,韩愈认为只有成为儒家仁义道德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德治人才,才能对付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成为儒学道统的维护者。
三、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韩愈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他在《杂说四・马说》一文里,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性。他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明识马者难得。有识马者然后才会发现千里马。在识别基础上去培养、使用人才。
四、尊师重道的师道观
针对儒学不振,“耻学于师”等社会现象现象,韩愈乃作《师说》一文,以提倡尊师重道,捍卫儒学,恢复和维护儒家的道统地位。《师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
1.教师的重要性或者教师职业的必要性:从“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了“学者必有师”。
2.教师的基本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在历史上首次较全面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教师工作的基本职责。)
3.以“道”为择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主张不管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可以为师,“道”才是做师的唯一标准)。
4.提出“相师”的主张,确立比较合理民主性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指出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这也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规律,更是对封建社会的“师道尊严”传统的一个突破)。
以上就是关于韩愈教育思想的相关知识点,考生应当理解并识记该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