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2021-02-16 20:43:50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在各类考试中都是高频考点,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论述的方式进行考察。需要把握每个规律的概念、相关例子、教学启示,为更好把握这个知识点,老师将重点整理出来,帮助大家理解。

【身心发展规律】

规律 概念 例子 教学启示
顺序性 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 ①字-词-句子 ②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③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 循序渐进
阶段性 不同阶段,特点不同 ①小学生无意识记占优势,中学生有意识记占优势。 ②幼儿教育小学化 分阶段教学 不要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 ①不同时期生理发展不同速 ②不同时期身心发展不同步 抓住关键期
互补性 一方面受损可通过其他方面得到补偿 ①身身互补 ②身心互补 扬长避短
个别差异性 群体水平 个体水平 ①男女、南北方、国内外 ②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有的人是场依存型,有的人是场独立型 因材施教

易混淆点:

1.顺序性VS阶段性

顺序性:强调的是方向性,由A到B,不可逆,不可跨越,不可倒退。

阶段性:强调的是A和B的不同,强调的是不可混为一谈。

如: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中学生意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这就反应了阶段性的发展规律。若题干表述为:学生思维的发展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这就反映了顺序性的发展规律。

因此,在区分顺序性与阶段性时注意题干表述。

2.不平衡性VS个别差异性

不平衡性:强调的是同一个人同一方面或不同方面之间的比较。

个别差异性:强调的是不同人之间的比较。

【练习题】

1.【单选题】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王阳明5岁还不能开口说话,却能默背祖父众多藏书。这说明( )。

A.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B.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 D.人的发展具有整体性

1.【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题干中王阳明5岁还不会开口说话,但却能默背祖父的众多藏书,体现的是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故答案B正确。

2.【单选题】在教育学要求、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别差异性

2.【答案】C。解析:身心发展阶段性的教育启示是在教学中不要搞“一刀切”。故答案C正确。

3.【单选题】在教育工作中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即教育工作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答案】A。解析:欲速则不达说的是,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意思就是说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有了量变才会有质变,万不可焦躁,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逆其道而行之,结果反而会离目标更远。如果想要快速完成某件事,其效果未必会好,甚至大失所望,万不可急于求成。故答案A正确。

4.【单选题】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4.【答案】A。解析: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因此,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教学,不能搞“一刀切”。将所有知识教给任何年龄学生,没有做到分阶段教学,违背了阶段性的发展规律。故答案A正确。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