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练习题(2)

2021-10-30 17:25:37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练习题(2)”,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学主要以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为主,题型会涉及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等。因此,我们要在理解书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通过模拟题,进一步掌握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单选题和多选题的练习。

一、单选题

1.强调学生要结合教师所提出的若干实事及问题,积极地进行自我思考,主动探究,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主动发现特定的知识及原则,使自身成为发现者。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B.凯洛夫 C.斯金纳 D.布鲁纳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不同教育学家或教育心理学家的教育思想。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题干中,强调学生要结合教师所提出的若干实事及问题,积极地进行自我思考,主动探究,自我探索,体现的是发现学习的观点。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杜威,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现代教育代表人物、“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提出新三中心,即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B选项,凯洛夫,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C选项,斯金纳,行为主义的代表人,倡导程序教学,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强化”在他的教学理论中占有核心的地位),通过操作性强化,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的行为单位可以被学会,或者一个现存的行为单位可以被精炼。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D选项。

2.“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是卢梭的教育著作《爱弥儿》开篇第一句。关于卢梭著作中的这句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B.反映出卢梭从“泛智”思想出发,倡导普及教育的思想

C.印证了卢梭“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观点

D.明确了卢梭“人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的教育观点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卢梭主要观点。

选项A,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通过“爱弥儿”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而系统地建立了自然教育思想。

选项B,“泛智教育”和倡导普及教育思想的人是夸美纽斯,此选项说法错误。

选项C,“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是康德的观点,此选项说法错误。

选项D,“人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的教育观点是洛克的观点,此选项说法错误。

题干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是卢梭的教育著作《爱弥儿》开篇第一句。体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3..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校外活动 B.课外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级活动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活动。

选项A、B,校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选项D,班级活动的种类多种多样,按活动方式分,可分为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按活动内容分,可分为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文化学习活动、科技活动、文艺活动、劳动活动、游戏活动、综合活动等;按活动目的分,可分为目标内化活动、建设舆论活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活动,培养自觉遵守纪律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活动等。

题干中,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活动。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4.我国教育目的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回答( )的问题。

A.怎样办教育 B.为谁培养人 C.怎样培养人 D.培养什么人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服务的人才;资本主义的教育目的是不仅培养资产阶级的接班人,并且还要“为资本家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社会主义社会是要消灭阶级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人都应成为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所以,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劳动者,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因此,D选项正确。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

选项A,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选项B,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选项C,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选项D,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

题干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十年的时间可以培养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一个人才。比喻培育人才要花费很多时间,培育人才很不容易。而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故本题答案为D。

6.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的教师职业角色是( )。

A.示范者 B.授业解惑者 C.管理者 D.朋友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角色相关知识点。示范者的角色(榜样角色)指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故答案选择A。

选项B,授业解惑者的角色指教师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选项C,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指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选项D,朋友的角色指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自己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二、多选题

1.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教育目标现代化 B.教育观念现代化 C.教育制度现代化 D.教育管理现代化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教育发展必须反映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并达到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具体内容如下: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等等。

选项A,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根据现代化社会的要求和人的素质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和培养方法,从而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为社会现代化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

选项B,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现实的一种富于价值取向的理性认识,是指导教育行为的一种思想意识,它对教育实践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实现教育观念现代化,就是摒弃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背离的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教育观念,如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公平与效益统一观、和谐发展观、共性与个性统一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统一观等。

选项C,教育制度现代化。一是指建立结构优化的学制体系;二是指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

选项D,教育管理现代化。它是指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教育组织合理化,调控方法理性化。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

A选项,遗传素质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的、父母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的一些解剖生理特点。

B选项,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与动物共同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是由天然存在的自然界构成。社会环境包括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C选项,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D选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创造性。

因此,本题选择ABCD项。

3.下列选项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 )。

A指导教学 B.发现教学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答案】BCD。解析:教学策略是整合若干教学原则与教学技巧来构建课堂授课的方式。一般将教学策略分为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策略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两大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基本特征是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为学生理解而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的咨询者、辅导者和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A选项,指导教学是以学生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在指导教学中,教师控制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能力的材料,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与题意不符。

B选项,发现教学也叫做启发式教学,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地位,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C选项,情境教学是指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题意相符。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