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2.【参考答案】
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尽量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的无意注意因素
(2)充分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课上轻松地注意听讲
除此之外,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五、论述题
1.【参考答案】
(1)创造性思维内涵及特征
本质是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①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②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③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具体做法为: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具体做法为: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六、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因此,开好班会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想组织一场成功的主题班会,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主题不能过杂,一次班会应以解决一两个问题为宜。材料中在班会中以“每天清扫,清扫的是什么?”为主题,很好的解决了班级卫生不良的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其次,要有的放矢,立足于本班实际,要有鲜明的针对性。材料中班主任联系上周的卫生不良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提出本次班会主题体现了鲜明的针对性。
最后,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主题班会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不能包办。材料中班主任让学生充分发表自身看法,通过启发与感受,让学生明白“每天清扫,清扫的其实是心灵”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