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习题练习”,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拥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和( )权等六项。
A.进修培训 B.调查研究 C.参与决策 D.培养学生
2.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证明儿童的情绪情感具有( )。
A.不稳定性 B.可控性 C.深刻性 D.社会性
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3-6岁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
A.观察实物 B.图片 C.幻灯片 D.教学电影
5.“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说的是( )。
A.迁移 B.定势 C.习惯 D.技能
6.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喜欢交朋友、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7.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加速现象,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8.对自我认识过程的认识、反省、修正属于( )。
A.元认知 B.心智技能 C.认知策略 D.学习习惯
9.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连续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0.学生的道德发展一般顺序为( )。
A.情、知、意、行 B.知、情、意、行
C.行、知、情、意 D.知、情、行、意
二、判断题
1.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
2.备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
3.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
4.“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
5.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7条规定以下教师权利:(一)教育教学权;(二)科学研究权;(三)指导评价权;(四)获取报酬权;(五)民主管理权;(六)修培训权。因此,本题选A。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情绪、情感的特点。“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的就是孩子的情绪情感就像六月的天气一样善变,体现的是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性。因此,选项A正确。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16岁)。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常用的直观形式。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象直观。
5.【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学习迁移的定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题干中“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体现的正是学习迁移。因此,选项A正确。
6.【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气质类型特点。气质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选项A,多血质气质类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选项C,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在发展进行的速度、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以及最终达到的高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即使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也不尽相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仍然不同。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元认知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题干中强调对自我认识过程的认识、反省、修正属于元认知。因此,A选项正确。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劳动特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是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最后是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中的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也可以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
二、判断题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故本题说法正确。
2.【答案】×。解析:本题考察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在各环节中,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而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故本题说法错误。
3.【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变式的定义。变式指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也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故本题说法错误。
4.【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选择性是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而理解性是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题干中“内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由此可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故本题说法错误。
5.【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课堂教学管理策略。高效课堂教学,既重在教师高效的教,更重学生高效的学。为了学生高效的学,教师必须对课堂的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这种协调组织的活动就是课堂教学管理。常用的教学管理策略有“教师自我行为协调”、“课堂组织”、“课堂人际关系协调”等。因此,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故本题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