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备考:《学习动机》考题节选

2021-05-07 17:27:33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备考:《学习动机》考题节选”,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学习动机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里的考查频率较高的一个知识点,下面将历年考试有关学习动机理论知识点的考试试题收集汇总,供大家进行自我测评和练习使用。

1.【单选】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多采用良好的归因方式,即( )。

A.外部、稳定、不可控归因 B.内部、稳定、可控归因

C.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归因 D.内部、不稳定、可控归因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维纳的归因理论。

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从维度角度来看,最佳的归因维度是内部、稳定、可控的归因。但是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六个因素当中没有因素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因此建议归为努力。

故本题选B。

2.【单选】一个人认为自己考试失败是因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理论中的归因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同时,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维纳认为这六种因素均可以按照三个维度进行划分。C选项,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对应的是六种因素中的工作难度。题干中描述的是个体将失败归于试题太难太偏,是将失败归于工作难度,故C选项正确。

A选项,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对应的是六种因素的运气。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B选项,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不对应任何一种因素,外部的必然是不可控。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D选项,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不对应任何一种因素,外部的必然是不可控的。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本题选C。

3.【单选】下列属于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因素是( )。

A.努力 B.能力 C.工作难度 D.运气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的识记。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同时,韦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选项A,努力属于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因素。

选项B,能力属于不可控的、内部的、稳定的归因因素。

选项C,工作难度属于不可控的、外部的、稳定的归因因素。

选项D,运气属于不可控的、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因素。

故本题选A。

4.【单选】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A选项,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故A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C选项,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D选项,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题干中的内部、稳定的因素指的是能力,故本题选择A选项。

5.【单选】下列关于学习动机理论,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

A.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外部因素都是不可控的

B.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

C.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完全满足之后,才会进入更高一级的需要

D.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中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及自我强化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但这种需要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会在低级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找高级需要。而C项中“只有低一级需要得到完全满足之后,才会进入更高一级的需要”明显是错误的。

A选项,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可控的因素只有努力。外部因素包括工作难度、运气、外界因素,这些因素均不可控。故A选项说法正确。

B选项,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故B选项说法正确。

D选项,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他把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表述不正确的选择C。

6.【单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是属于缺失需要的一种。

A.尊重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审美的需要 D.认知的需要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识记情况。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他们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层需要分为两大类,较低的前四层为低级需要、缺失性需要,较高的后一层称为成长性需要。

选项A,尊重的需要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属于缺失性需要。

选项B,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的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C,马斯洛也有七层需要理论的说法,七层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指对美好事物欣赏并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结构、顺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审美的需要也属于成长性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求知的需要是指对己、对人、对事物变化有所理解的需求。求知的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题干中关键词“缺失性需要”所对应的是尊重的需要,其他选项均为成长性需要,故本题选A。

7.【单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求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 )之中。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后来马斯洛又在此基础上加上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构成七个层次的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马斯洛把求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到了自我实现需要里面。

A选项,安全的需要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目的所需求的食物、水、住所等几方面的生理需求。

B选项,它包括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如自尊,地位的认可等。

C选项,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发展自身的潜能,实现理想的需求。包括认知的需要和审美、创造的需要。

D选项,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被接纳和归属感。

题干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求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自我实现的需要。故本题选择C选项。

8.【单选】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为: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故D选项正确。

选项A,自我期待感是指一种日渐具体的自我观念,对自我行为表现及未来发展方向所持有的知觉与期望,故自我期望可以说是个人自我观念具体体现。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B,自我归因感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C,自我预感是对未来规划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日后的行动。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本题选择D选项。

9.【单选】某教师认为:只要教学认真,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但又认为及时自己认真教学,也没有能力达到期待目标。根据班杜拉的效能感理论,表明该教师的效能感属于( )。

A.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低 B.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高

C.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低 D.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高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该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自我效能感)。结果期待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效能期待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题干中的教师认为,只要教学认真,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表明结果期待高;认为即使自己认真教学,也没有能力达到期待目标,属于效能期待低。故C选项正确。

ABD选项说法均不正确,故本题选C。

10.【判断分析题】学习的成败经验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成功经验越多,其自我效能感就会越强。

10.【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而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取决于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就不会增强效能感;反之,如果把失败归因为内部的、不可控因素,就不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例如,让一个高中生完成乘法口诀表的试卷,即使每次都能满分,但并不能提升自我效能感。

11.【判断辨析题】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强化就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11.【参考答案】

该说法是错误的。

班杜拉将强化分成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即用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替代强化即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比如,孩子多次做好事被奖励之后,知道了做好事是一种道德准则,加以内化之后,以后做了好事就会自己表扬自己一下,日后又会增加做好事的频率。题干中的描述的观察者因看到榜样被强化而受到强化属于替代强化而不是自我强化。

因此,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