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试讲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相关练习题(一)”,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学思想把教育与( )相隔离。
A.生活 B.经济 C.政治 D.生产劳动
1.【答案】D。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别人统治”。体现了教育的阶级性。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
A.殷周时代 B.秦代 C.唐朝 D.明代
2.【答案】A。解析:商朝也叫殷商,商周时期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同太学,小学学习认字,太学学习王道。
3.“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3.【答案】D。解析:孩子首先进入的是家庭生活,在家长面前表现真实,家长能够深刻地了解孩子,这就使家庭教育能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揭示了教育的( )。
A.个体功能 B.社会功能 C.经济功能 D.政治功能
4.【答案】A。解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意思是: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这揭示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教育的个体功能。
5.教育既有培养创新精神的能力,也有扼杀创新能力的力量,从作用的方向看,此观点反映教育具有( )。
A.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B.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C.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 D.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5.【答案】B。解析:教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本题题干表述的是教育有助于个体发展创造力,也阻碍发展创造力,所以反映的是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悱的意思是( )。
A.愤:心为求而未得之;悱:欲言而未能其貌
B.愤:愤怒;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因不满意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6.【答案】A。解析:出自《论语》,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
7.强调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专多能,博学多学的教育是( )。
A.终身教育 B.未来教育 C.通才教育 D.开放教育
7.【答案】C。解析:通才教育又称为通识教育,强调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专多能,博学多学的教育。
二、判断题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恰当的教学原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反映了启发性教学的原则。( )
1.【答案】×。解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意思是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再观察他如何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的动机。通过这三步去了解一个人,目的是要因材施教。
2.教育除了要顺应加强国际交流的趋势外,还应当保持自身的本土价值,保护教育的多样性。( )
2.【答案】√。解析:教育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趋势加强是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之一,一方面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各国的教育交流;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自身的本土特色,从而保护教育的多样性,故此题正确。
3.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这体现了教育的阶段性。( )
3.【答案】×。解析:这体现的是教育的历史性。
中公教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