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的那些规律

2021-01-27 18:34:23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试讲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的那些规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育学考试中出现很多规律,如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规律、德育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考试中频率较高但难度不大,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这里呈现一些例题,希望通过这些题目使考生了解这些规律在考试中的考查方式。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国家认为,小提琴若不从3岁开始学,决不能深得其妙,小贺妈妈深以为然,于是在小贺3岁时,便将他送去音乐培训机构学习小提琴,认为要把握好孩子学习小提琴的“关键期”,小贺妈妈的行为体现了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

A.不均衡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个体身心发展特点的理解。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个体内部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教育。材料中小贺妈妈认为要把握好孩子学习小提琴的“关键期”,体现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故选项A符合题干。选项B个别差异性强调个体与个体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教育的时候要因材施教,与题干不符合。选项C阶段性强调个体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在每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在教育中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与题干不符合。选项D顺序性强调个体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教育中要做到循序渐进,与题干不符合。综上,本题答案选A。

2.小亮经常逃课,老师在了解情况后对他进行悉心教育,一开始他有所改变,但不久后又恢复原样;老师又多次跟他谈心、交流想法。久而久之,小亮就不再逃课了。这主要体现了德育过程是( )。

A.对学生知、情、意、行进行培养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C.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D.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2.【答案】C。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题干中说到教师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教导,久而久之,学生就再也不逃课了,体现了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以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角,学生学的好坏由教师决定”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有( )。

A.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B.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角,要指导学生以促进学生按既定的要求发展

C.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

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学生学得好坏并不是由教师决定的

【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强调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要结合。题干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角,学生学的好坏由教师决定这句话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ACD均符合题干。

B选项指导学生以促进学生按既定的要求发展说法错误。

三、判断题

1.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做到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循环渐进。( )

1.【答案】×。解析: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故题干说法错误。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结束。从本质上说,德育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

2.【答案】√。解析: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所以从本质上说,德育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综上分析,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中公教育解析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