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模拟试题

2021-01-27 18:33:2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模拟试题”,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单项选择题

1.提出教学过程的认识论、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和经济学五个方面的本质是( )。

A.认识发展说 B.双边活动说 C.多重本质说 D.交往说

2.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3.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

A.途径与目的 B.部分与整体 C.过程与结果 D.现象与本质

4.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我国的教育机构( )于( )年最早采用此种组织形式。

A.京师同文馆1862 B.京师大学堂1862

C.京师同文馆1964 D.京师大学堂1964

5.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其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才能被学生接受且转化为自身的经验。据此,可以认为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指标是( )。

A.学科知识的逻辑性 B.课程设计的合理性

C.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D.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6.在其他教育要求与发展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外部环境的影响

C.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D.教育方法的有效运用

7.王老师讲完新课,询问同学是否学会,班级里鸦雀无声,王老师环视教室,这时小明回答:“会了”,王老师说:“好的”。于是王老师进行了接下来的教学任务,王老师的行为( )。

A.正确,与小明的互动体现了因材施教

B.正确,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

C.错误,未能践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D.错误,只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

8.下列著作中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9.在小学低年级的某次数学测验中,由于数学试卷中试题的文字表述过于复杂,学生不能完全理解题干的要求,也不能正确地解答题,以致于该试卷无法正确测量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据此可以判断这次数学测验是( )。

A.高信度的 B.低信度 C.低效度的 D.高效度的

10.下列教学理论,提倡知识-道德本位目的观,主张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采用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哲学取向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C.认知教学理论 D.情感教学理论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多重本质说认为,教学过程既然是多层次、多类型的,那么教学过程的本质也应该是多级别、多类型的,从而提出教学过程有认识论、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和经济学五个方面的本质。

2.【答案】A。解析: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

3.【答案】B。解析: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4.【答案】A。

5.【答案】C。解析: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因此,衡量教师作用的重要指标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这也是坚持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6.【答案】C。解析: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过程,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也必须以学生学生主体性为基础;因此决定作用是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7.【答案】C。解析: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我们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并加强训练。题目中王老师的课堂上,只有小明对提问给予了回答,其余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上来,而王老师却说好,没有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

8.【答案】D。解析:《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9.【答案】C。解析: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信度是表明评价工具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主要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题目中描述的学生因无法理解导致无法测量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体现的是效度低的问题。

10.【答案】A。解析: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其主张有: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

中公教育解析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