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历年的考试中以客观题考查形式为主,为此这里设置一些客观题考查此部分的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其出自哪部著作?( )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理想国》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中教育思想。“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句话出自《学记》。
A项,《大学》常考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出处。
B项,《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总集。
D项《理想国》是柏拉图的著作。
ABD选项为干扰项,故此题选C。
2.昆体良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他的(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A.《理想国》 B.《雄辩术原理》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的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故本题答案为B。
选项A《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
选项C《大教学论》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在此著作中阐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思想。选项D《教育漫话》是英国教育洛克的代表作。
二、多项选择题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顺序,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下列属于教学原则中循序渐进原则的有( )。
A.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C.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D.欲速则不达
【答案】CD。解析:A选项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
B选项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
C选项中“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是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所以教学应循序渐进。
D选项中“欲速则不达”指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也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所以此题选CD。
三、判断题
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方法”,其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追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产婆术”,也称为问答法,这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第一步是讥讽,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第二步是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第三步是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第四步是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题干表述正确。
中公教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