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2020-12-23 17:12:0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问题解决的策略”,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在问题解决这部分知识点考查方式一般为概念反选和例子型选择题,主要需要考生能够理解各个问题解决策略的含义,并进行灵活应对。

问题解决具体包含以下几种策略:

(一)算法式

算法策略是指将所有可能的针对性问题解决的方法都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尝试,直到最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说,解锁密码箱时每一位密码都有0-9个数字,那么把所有数字组合一个一个进行尝试,直到找到打开密码箱的正确密码,这一过程就是在使用算法策略。由此也可以看出,算法策略在使用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花费较大的精力和较多的时间,但是优点就是能够确保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二)启发式

启发式指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试图不断将问题的状态转换成与目标状态相近的状态,从而试探那些只对成功趋向目标状态的有价值操作。对于启发式这一策略,它可以迅速地解决问题,但不排除失败的可能。

除此之外,能否有效地提出假设,还会受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思维越灵活,越能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提出的合理假设就越多。而与问题解决相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扩大假设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

启发式解决问题方法包括:

(1)手段—目的分析

所谓的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它的基本步骤是:

①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

②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

③实现子目标。

④提出新的子目标。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的解决。比如说,现在有一车厢的苹果,要知道共有几个苹果,就可以先数一箱有几个苹果,再数一共有几箱,最终得出答案。

手段—目的分析是一种不断减少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而逐步前进的策略。但有时,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便最终达到目标,比如说,你住在北京,想去海南看望朋友,第一步,你可以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以选择,火车、高铁、飞机、客车等,你选择了最快捷的飞机;第二步,从家到达机场还要一段距离,可以选择地铁、公交、开车等交通方式,你选择了开车,但是,第三步,你突然发现你的车被送去修理厂了,还要从家出发再去一趟修理厂才能拿到车,在这整个过程中从北京到海南的问题解决被扩大了,因此,在手段—目的分析法中,有时候会进行迂回的解决问题。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手段—目的分析是人们比较常用的一种解题策略,它对解决复杂的问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逆向搜索

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例如,人们要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往往是在地图上先找到目的地,然后查找一条从目的地退回到出发点的线路,或者,在数学题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解题方式叫做“反证法”,也是一种逆向搜索,逆向搜索更适合于解决那些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通路的问题。

(3)爬山法

爬山法是类似于手段——目的分析的一种解题策略。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这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

爬山法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不同在于后者包括这样一种情况,即有时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便最终达到目标。

(4)类比思维

当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个体可以运用类比思维,先寻求与此有些相似的情境的解答。比如学生先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了“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之后,再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是在同一个平面内,由两组平行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就容易很多。

【经典考题】

将写一篇20页的论文这一任务划分为几个任务,如选题,查找信息资料,阅读和组织信息大纲等这种解决问题方式( )。

A.手段目的分析法 B.逆向搜索法

C.爬山法 D.类比法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问题解决的方法。手段目的分析法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是一种不断减少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而逐步前进的策略。题干中,将一篇20页论文划分为选题、查找资料、阅读、组织信息大纲几个子任务,即为把大的任务分为几个小目标,再将小目标一一达成,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故A选项正确。

B选项,逆向搜索法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C选项,爬山法指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这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爬山法与手段目的分析法有所类似,都是采用一定方法逐步减少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但本题题干更多的在于强调将任务分成几个小目标,故C选项错误。

D选项,类比法即为类比思维,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经解决了的熟悉的问题或其他相似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