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探究“必由之路”的原因
我会多媒体出示课本P95页综合探究素材:“四个视角”,引导学生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学生探究,老师点拨归纳出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这里我会通过多媒体呈现并讲解本节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在讲解思维导图的同时,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原因。
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要性)
进而通过呈现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部分的视频片段,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下面几个问题:到底习近平总书记所所说的文化自信是什么?教材中的文化自觉又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走下讲台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讨论结束后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分享结论,最后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概括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表现: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由于这一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辨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区别,最后强调: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则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只有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具有坚定的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遵循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坚定地推进文化发展及文化指导下的人类社会能动地发展。因此,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学生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了充分的而理解和把握以后,进入到新课讲授最后一部分的学习,即怎样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会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新课讲授环节通过呈现多媒体材料、视频资料,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也锻炼了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会通过随堂检测,全班抢答的游戏进行巩固和夯实本节课的内容。这样的设置,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检测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组织学生抢答。
课堂练习:
1.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 )。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全面吸收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
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观点错误;我国要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改造落后传统文化,③说法错误。②④正确,故选D
2.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
①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要对民族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
③应担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排除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不合题意;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③④正确,故选D。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这一环节,我讲多媒体呈现知识框架,并邀请小组代表走上讲台分享学习成果,由课代表带领学生回顾和夯实本节课主要内容,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布置学生们观看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写观后感。这样的作业能够实现讲政治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口头讲述的辅助手段,是知识的高度凝集与集中。因此,我特别重视对板书的设计。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所示:
结束语: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公教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