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说课稿

2020-04-04 17:10:10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说课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说课稿”,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各位评委老师,我是X号考生!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中第一部分的知识。本节知识是在学习过人口、城市之后关于生产活动的第一部分内容,之后是学习工业地域类型,这一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第二、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所的基础知识,具有铺垫的作用。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区位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另外农业的生产和布局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具有很强的实际和应用价值。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虽然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土地资源和农业”一节,但大部分学生对农业的基本知识几乎没有了解,加上本节课理论性又较强,所以课堂上应给予学生时间预习课本,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动口、动手、动脑,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问题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力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提升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通过对家乡农业区位的分析,增强热爱家乡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

【难点】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图片导入法。播放“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与澳大利亚牧场”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农业的概念,接着说:“农业在这两个区位的不同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就是农业区位因素,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图片法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回顾之前的知识,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也与本节课联系紧密。

环节二:新课教学

在新课讲授环节主要包含“农业区位、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的选择、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四个知识点。

首先是学习认识什么是农业区位。

(一)农业区位

我会让学生先观察对比教材中3.1与3.2两幅图,同时提供这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图、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与降水统计图、澳大利亚降水分布图,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区位的概念。

由于农业区位的含义比较简单,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后可以知道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我会顺势提问:那么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农业的布局呢?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农业区位因素

我会通过具体例子提问,分析影响农业布局的农业区位因素: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

(2)三江平原与青藏高原都比较冷,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类型【地形】

(3)杭州的“明前龙井”引到日本,种植效果不佳【土壤】

(4)天津汉沽区近年出现大面积葡萄园,几年前却很少【市场】

(5)福建的平和琯溪蜜柚几年前销量不佳,现在远销海外【交通】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回答完后,我会与他们一起总结出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总结农业区位因素,学生易于理解,体现了地理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当认识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即农业区位因素之后,也就进入到了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即第三个知识农业区位的选择。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