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19下半年高中地理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五批

2020-01-06 21:45:00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展示珠穆朗玛峰资料短片: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峰顶覆盖的积雪正在不断融化变薄,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持续下降了约1.3米,提出问题,造成珠峰雪面高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全球气候是不断变化的

【教师活动】PPT展示第四纪冰期影像资料,提问学生:气候是稳定不变的吗?我们身边有哪些气候变化的表现?

【学生交流】感到小时候冬天更冷,河面结冰更厚;近几年夏天更热了;有些地区发生旱涝灾害等。

【教师活动】展示图2.28《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引导学生观察气候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找出结论。

【师生总结】全球气候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教师过渡】时间尺度上全球气候变化分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近现代气候变化,近现代气候变化是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气候变化。

2.全球气候变暖

【教师引导】PPT展示图2.29《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总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学生回答】自19世纪末,全球气候虽有波动,但整体呈现变暖趋势。

【教师总结】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不明显,甚至下降。

【教师活动】展示图2.30《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组织学生读图分析自1740~2000年期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探讨:

(1)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全球气候变暖有何关联?

(2)人类哪些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

【学生活动】学生以地理兴趣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发表个人观点。

【师生总结】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导致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主要有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滥伐森林等。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组织研讨会。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我们应如何做?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如低碳出行,绿色环保购物,加强环保宣传等。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搜集资料,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全球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它是长期缓慢进行的。海平面的上升会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3)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科学家预测,受全球变暖影响,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

2.高中地理课堂导入应注意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科学性。地理学科是一个很严谨的学科,所以我们在不管是在内容上的组织还是语言上的组织都要注意科学性。

(2)启发性。地理导入是通过提供学生已知或者未知的事物或者现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3)趣味性。能够让学生一听就能够把注意力长久的锁定在课堂上。像一些方法,比如设悬法、生活实例法、视频法等在地理学科里面是很容易出彩的一些导入技巧。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