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匀速直线运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匀速行驶的小车,正常工作的传送带,商场的手扶电梯,提问学生,这些运动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可知,这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几乎不变,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导入课题《匀速直线运动》。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速度的公式:,提问学生要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需要哪些实验仪器。
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回答:刻度尺,秒表。
教师展示仪器:留有一小团空气的玻璃管水柱,让同学们根据刚才提到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计算出气泡的运动速度。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补充:将玻璃管水柱倒过来,待水柱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后记录初始位置,并固定好刻度尺,要求每隔20cm记录气泡通过的时间,测量4组。同时引导学生不需要测量最顶端气泡通过的时间并解释,不需要气泡初始运动和到达最顶端的运动时间是因为,初始和到达顶端时,气泡的运动状态都不是很稳定,此时的数据不准确。教师在实验前还应当提醒学生刻度尺读数要正视,不可俯视与仰视,不然会造成数据不准确。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小组展示实验数据,并计算通过各区时,气泡的速度大小大致相似。教师引导学生将路程与时间画成路程时间图像,提问学生图像有何特征。学生根据图像回答出,相等的时间内,气泡通过的路程大致相等,路程与时间近似成正比。
教师介绍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特征。并介绍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不常见,但是我们近似的一些运动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如:在光滑冰面上自由滑行,刚离手的冰壶等。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怎么样使实验测得的数据更准确?
学生回答:读数时要更准确;可以每隔10cm测一下气泡通过的时间,得到更多组数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自行总结本节内容,课后互相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可以近似的看成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解释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
【参考答案】
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是: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要注意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轨迹是直线;“匀速”是指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路程都相等。
2.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
第一种是以纵轴表示路程S,横轴表示时间t的路程时间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线的倾斜程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二种是以纵轴表示路程V,横轴表示时间t的速度时间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路程。
关注山东中公教师资讯微信公众号jszgsd,及时获取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