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19下半年初中物理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五批

2020-01-06 21:34:59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初中物理《速度》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龟兔赛跑的视频,在学生观看视频时,提问学生:谁跑的快?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追问学生:为什么是乌龟赢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会再提问学生:怎么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呢?从而引出本节新课:速度。

环节二:新课讲授

首先,教师出示两组图片:全校运动会上,本班的百米赛跑运动员跑步时的情境;二是百米赛跑的最后成绩排名。让学生进行思考:两种情境对应的比较快慢的方法,学生思考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表示运动的快慢必须同时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因此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二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追问学生: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那应该怎么比较运动快慢?

教师给学生介绍,汽车上的速度仪表盘上可以直接读出速度的具体数值,且单位是km/h。

环节三:巩固提高

多媒体出示例题:校运会上,百米冠军用时10秒,求他的速度是多少?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作答。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大小。

板书设计

1.速度是采用什么方法定义的,初中物理还有哪些是用的这种方法?

【参考答案】

速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

初中物理还有密度、电阻等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2.讲解速度定义时,你为什么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有什么优势?

【参考答案】

速度定义的得出,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我才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的理解会比较深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