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19下半年初中生物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五批

2020-01-06 16:01:48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初中生物《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翻动过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在翻开的瞬间你们看到了什么呢?(黑色的小虫。)

在翻开的瞬间我们看到的这些黑色小虫叫做鼠妇,又名潮虫。它们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那么,光照条件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二)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作出假设的依据:在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

3.制定计划

小组讨论实验基本思路,教师巡视,小组代表发言,全班讨论找出最优的设计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设计实验。

实验思路: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如果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可能是正确的。

4.实施计划

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将统计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5.得出结论

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吗?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三)交流讨论

1.表达和交流

各组分别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计算出全班各组10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与你们小组的结论一致吗?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

2.讨论

①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光。水分对该动物的分布也有影响。)

②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严格控制其它因素一致,最好在同一实验装置中进行,在同一装置中一半进行遮光处理一半曝光。即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

③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不能,实验的随机性大,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要做多次,避免偶然性。)

④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个别操作、计算时可能会出现失误,从而产生较大误差,取全班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结果更准确。)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一起回顾探究实验的原理及步骤。

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影响鼠妇分布的其它因素。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探究实验的步骤是什么?

【参考答案】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讨论。

2.这节课你是怎么导入的?

【参考答案】

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翻动过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在翻开的瞬间你们看到了什么呢?引起学生的兴趣。

接着引导:在翻开的瞬间我们看到的这些黑色小虫叫做鼠妇,又名潮虫。它们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那么,光照条件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