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19下半年高中地理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三批

2020-01-05 10:45:20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高中地理《区域产业结构》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新闻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经济类新闻视频,提问学生:视频中出现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现在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产业结构的概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部分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图》,思考:

(1)我国的三次产业是如何进行划分的,请结合具体产业进行说明?

(2)什么是产业结构?

【学生活动】自主读图,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产业结构就是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过渡】产业结构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表现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其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同。

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教师活动】展示《蒙古国、中国和美国产业结构》柱状图,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中,三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哪个产业?

(2)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学生回答】蒙古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中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美国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教师总结】在传统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区域或工业化加速发展地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整体较高的地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过渡】材料中的第三个国家也就是美国,其目前的产业结构是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但美国并不是最初就形成了这样的产业结构,而是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才形成的。

3.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教师活动】展示《美国不同历史阶段各产业产值比重和人才产业分布统计表》,思考:各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按照地理小组,分组讨论5分钟,学生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进行陈述。

【教师总结】美国的发展是经历了从第一产业占比较大发展到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大这一过程的,尤其到现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甚至高于第二产业,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进行转移,推动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

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并撰写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什么是产业结构?

【参考答案】

产业结构就是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简述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教学实施建议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个别差异式教学,即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有差异的教学方式,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不同经验、见解、想法和说法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差异的多种教学方式。

关注山东中公教师资讯微信公众号jszgsd,及时获取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