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张迁碑》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展示隶书的图片,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猜一猜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字?
学生猜想,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教师总结:隶书是我国五大书体之一,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隶书作品《张迁碑》,领略隶书的魅力,引出课题《张迁碑》。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展示五大书体的图片,提出问题:隶书是如何演变而来?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并讲解隶书的发展:隶书,又叫“佐书”“八分”等,是书法史上继篆书之后的一种字体。在秦代,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久,隶书就逐步取代了小篆。汉代书法以隶书的成就最高。
2.展示《张迁碑》,提出问题:碑文记述了什么事件?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碑文系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整体给人以朴拙醇厚之感。
3.结合《张迁碑》观察隶书的结构、笔画、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派出代表相互分享各组观点。
教师整合学生观点,师生共同总结:
①用笔:以方笔为主,逆入平出,方折笔画较多,有一波三折、蚕头燕尾、燕不双飞之称;
②结构:因笔画的多寡而有大小变化,字形规整,多为扁平的长方形结构;
③布局:紧凑茂密。
活动三:总结解释
总结《张迁碑》的特点并说明隶书的特点。
活动四:欣赏评价
1.展示《曹全碑》拓本与《张迁碑》拓本,以辩论赛的形式,对比分析其笔画、结构、布局等方面的特点,并阐述两者的异同。
学生积极参与辩论,教师记录辩论过程并总结:《张迁碑》是东汉晚期作品。通篇为方笔,棱角分明,结构谨严,笔法凝练。《曹全碑》笔画以秀为主,同时又极具骨力。行笔多提按顿挫,笔势圆熟潇洒。结构疏朗平整,舒展奔放,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雍容大度、飘逸多姿。
2.组织学生分组临摹张迁碑上的几个文字,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教师巡视辅导。
3.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后面的展示区,开一个书法小型讨论会。在展示自己临摹的作品的同时谈一谈自己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了解与观念。在学生展示与讨论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展现自身观点,为学生答疑解惑。
活动五:小结作业
小结:以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布置作业:课下收集关于其他隶书作品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该字帖是什么书法体?
【参考答案】
该字帖为《张迁碑》,是最具代表性的隶书书体。隶书,又叫“佐书”“八分”等。是书法史上继篆书之后的一种字体。这种字体横画有了波折,字形由修长变为扁平。相对于篆书更为简洁和便捷。
隶书具有以下特征:
隶书的写法有“蚕头雁尾,雁不双飞,蚕不二设”的规矩。
(1)点画:用笔有方有圆,逆入平出,方折笔画较多。
(2)结体:变纵势取横势,字形规整,多为扁平的长方形结构。
(3)章法:一般字距较大,而行距相对较小。
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参考答案】
我国的书法是一门传统而古老的艺术,也是世界艺术苑囿里的一朵奇葩,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懂得欣赏书法的方法,是有意义的事。
①在教学中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书法兴趣。
②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③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④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各种书法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关注山东中公教师资讯微信公众号jszgsd,及时获取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