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经典性条件作用规律的“那些事儿””,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巴浦洛夫的经典实验中,提出了四大规律,即;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化与分化,恐惧性条件作用,高级条件作用等,对于历年考题中对此知识考查尤为普遍,但对于后两种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以下是对四大规律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一.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
获得: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消退: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二.刺激泛化与分化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例如,如果实验动物学会了对一个高音分泌唾液的话,那么,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睡液分泌反应。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的孩子,看见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
所谓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例如,小明一个人在家,此时从外面有人开自己家的门锁,小明通过开门动作的熟练程度判断出是妈妈回来了,而不是奶奶的做出的反应。
三.恐惧性条件作用
在经典条件作用实验中,以引起个体恐惧的刺激(如强电击、高噪音等)作为无条件刺激来建立条件反应,结果发现它们也能控制个体的行为。像这种以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而进行的条件作用,称为恐惧性条件作用。例如,电击是一个无条件刺激,它能引起实验动物大腿肌肉的收缩反应,如果在每次电击大腿之前,都先呈现一个铃声刺激,反复几次以后,单独呈现铃声时,有机体也会出现肌肉收缩反应。再如,小花原本不惧怕小老鼠甚至可以和他一起玩耍多次,之后小花正要伸手去触摸小白鼠时,再小花身后发出一个尖锐的噪音。由于尖锐噪音的作用,小花特立即表现出恐惧行为,不敢再摸小白鼠。经过连续多次的配对呈现后,小花再看见小白鼠时,便开始哭叫并迅速躲避。这就是恐惧性条件反应。
四.高级条件作用
在高级条件作用中,条件作用的发生不再需要无条件刺激的帮助,因而它极大地拓宽了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范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很多行为往往都不是由无条件刺激直接引起的,而是通过高级条件作用,由与无条件刺激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条件刺激所引起的。以广告设计为例,一些广告上的产品本来并不能引起人们的主意。但是,由于广告设计者将这些产品与一些诱人的刺激形象以及一些赞赏性的语言匹配在一起,因而引起了人们对它们的好感与青睐,例如;德芙纵享丝滑。
以上对经典条件作用规律的阐释,希望对广大备考学子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