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自我价值理论

2020-12-28 22:00:1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自我价值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介绍

自我价值理论是动机理论之一,考频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考试中,主要以例子反选题为主,需要大家理解自我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四类学生的特点。

二、理论详解

自我价值理论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文顿提出的。卡文顿研究发现,自我价值感是个体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一般情况下,高能力的个体容易成功,成功的经验会使个体产生自我价值感。久而久之,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就成了个体追求成功的动力,并常常把自我能力与自我价值等同看待。卡文顿发现,个体倾向于将成功视为能力的展现而非努力的结果。只有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能力时,才能使人拥有更大的自我价值感。而成功与失败都和自我价值感紧密相关。

卡文顿提出,根据学生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倾向,可以将学生分为四类。

(1)高趋低避者,又被称作成功定向者。这类学生的学习超越了对能力状况和失败状况的考虑。他们往往拥有无穷的好奇心,对学习有极高的自我卷人。

(2)低趋高避者,又称避免失败者。这类学生有很多保护自己胜任感的策略,使用各种自我防御术,从外部寻找个人无法控制的原因来解释失败。

(3)高趋高避者,又称过度努力者。他们兼具了成功定向者和避免失败者的特点。一方面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较高;另一方面这评价又不稳定,极易受到失败经历的动摇。他们往往有完美主义的倾向,给了自己太大压力,处在持续恐惧之中。

(4)低趋低避者,又称失败接受者。他们放弃了通过能力的获得来保持其身份和地位的努力。这些学生在面临学业挑战时表现出退缩,至少是被动地反应。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焦虑水平也很低,对极少获得的成功不自豪,对失败也不感到羞耻。

这一理论有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有的学生不肯努力学习?

在竞争激烈的班级教学环境中,学生从考试结果中所体验到的成败经验永远是成功者少,失败者多。在长期追求成功而得不到成功机会的情形下,既要维持自我价值,又想逃避失败后的痛苦,于是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应付学校考试成败压力的对策,借此就可逃避承认自己的能力薄弱,从而维持自我价值。有关逃避失败的对策有很多,如不参加考试、力图给别人留下自己没有努力的印象、在考试前扬言自己只要及格就很满足。有关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也是一种逃避失败的策略,因为看起来焦虑总比看起来笨使人更好受一些。因此,“不肯努力学习”,表面看起来是学习动机的降低,实质上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保护机制。

但是,这种防御策略的作用并不长久。最终,借口会失去作用,这时个体对自己能力会产生更加肯定的怀疑,产生各种不良情绪。

三、考题再现

【单选题】小红经常在同学面前说自己考试成绩好只是运气好。但是,回到家后却非常拼命地学习。根据自我价值理论,小红属于( )。

A.高趋低避者 B.低趋高避者 C.高趋高避者 D.低趋低避者

【答案】C

【多选题】关于自我价值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高驱高避型的人对学习充满激情,他们会通过不断地刻苦努力发展自我

B.低驱低避型的人对学习持“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C.高驱低避型的人会同时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影响

D.低驱高避型的人认为相于成功的期望而言,避免失败更重要

【答案】AC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