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冷考点之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2020-12-28 21:36:12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冷考点之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育心理学考点中,为拉开一定差距,题目中会涉及到一些较难的考点。如果复习不到位,那么势必会影响作答,为帮助大家以最大程度覆盖备考范围,下面把一些冷知识点进行呈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定义

同伴关系是指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个体之间的,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

二、友谊的发展阶段

塞尔曼通过研究,提出儿童友谊的发展要经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3至7岁),尚不稳定的友谊。朋友只是一个玩伴,友谊就是一起玩儿。在这个阶段,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间的关系还不能称为友谊,而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对该阶段儿童来说,朋友往往与实际的利益和空间上的接近相关联。他们对朋友的描述一般是:与自己一起玩儿的人;与自己住在一起的人。

第二阶段(4至9岁),单向帮助关系。这个阶段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至12岁),双向帮助关系。这个阶段的儿童能相互帮助,但还不能共患难。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儿童发展了朋友的观念,认为朋友之间可以分享,朋友之间应相互信任和忠诚,同甘共苦。此阶段的儿童对朋友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从行为方面向品质方面转变。朋友之间的友谊开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朋友之间可以倾诉秘密,讨论和制订行动的计划。但此阶段朋友关系存在明显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以后),友谊发展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朋友的选择性逐渐增强。由于选择朋友更加严格,所以一旦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持续时间都比较长。

三、良好同伴关系的促进与发展

1.开设相关课程,进行交往技能训练。许多学生同伴关系不良主要是因为交往技能的缺乏,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分析人际冲突的内在因素,使学生掌握非报复性冲突化解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冲突事件进行自我反省的态度,提高学生以公正、非暴力的方式解决纷争的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丰富课堂教学交往活动

教师要指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如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课堂交往,进而促进他们同伴关系的发展。

3.组织丰富多彩的交往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从交往角度设计、组织各种课外交往实践活动,如集会演讲、社会调查、假日郊游等,满足学生内在的交往需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学习各种交往技能,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交往观念,提高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最终在实践中学会交往。

4.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能力

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和同伴接纳之间存在密切相关,个体做出的亲社会行为越多,他的同伴接纳程度越高,就越能够发展出良好的同伴关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来促进同伴关系的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同伴关系的相关考点,在备考过中,大家主要将塞尔曼的儿童友谊发展阶段和特点进行匹配备考为主。希望为大家的教师梦助一臂之力。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