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巴普洛夫

2020-12-13 15:03:2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巴普洛夫”,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巴普洛夫是俄罗斯著名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也是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

(一)巴普洛夫的经典实验:狗进食摇铃实验

巴普洛夫发现,每当狗进食的时候都会分泌唾液,此时狗分泌的唾液是狗在吃到食物时候的一种本能的反应。之后,每当狗进食的同时,巴普洛夫就摇铃,巴普洛夫发现,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狗分泌唾液的反应仍然是狗吃到食物时的一种本能的反应。通过多次进食伴随摇铃练习之后,当狗单独听到铃声的时候,也会分泌唾液,巴普洛夫认为这种分泌唾液的反应是狗通过大量练习之后获得的,即通过学习获得的。

通过以上实验巴普洛夫把人的反射分为两种,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就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是人生来就有的,引起这种本能反应的刺激物就叫无条件刺激物。比如迎风流泪、膝跳反射等都是人的本能反应,属于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则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之后获得的,引起这种条件反应的刺激物就叫条件刺激。如谈梅生津,自己之前吃过梅子,所以当别人谈论梅子的时候,也会产生口水,这是条件反射的过程。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作条件反应的习得过程。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称为消退现象。

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起其条件反应。简单说就是相似刺激做相同的反应,即分不清。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井绳和蛇这样两个相似的刺激都产生害怕这样相同的反应。(相似刺激分不清)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时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简单说就是对相似刺激做不同反应,即分得清。如能够区分太和犬这两个生字。(相似刺激分得清)

二、记忆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

主张: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这个理论强调对记忆痕迹的强化。巴甫洛夫做了一个狗摇铃的进食实验,使得狗对铃声做出分泌唾液的行为,被称之为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若建立之后,只是呈现铃声,而不呈现食物,狗分泌唾液的行为则会衰退、最终消退,学习也是一样。例如:折纸,折完后会有一道痕迹,若不经常折,痕迹会衰退,慢慢的会逐渐消失不见。

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是巴甫洛夫创立的,巴甫洛夫把他确定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同气质类型相对照,发现它们之间完全符合。巴甫洛夫还认为,这四种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是人与动物共同具有的一般特性,这种一般特性构成了人的气质的生理基础。由此可见,气质是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活动、行为中的表现。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照表

神经系统的基本特点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强、不平衡 兴奋型 胆汁质
强、平衡、灵活 活泼型 多血质
强、平衡、不灵活 安静型 黏液质
抑制型 抑郁质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