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020-12-11 18:09:3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迷箱实验

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

1、实验过程

实验1: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

结果: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对于小白鼠来说,食物是想要得到的愉快刺激,从而增加了小白鼠按开关的次数,于是得出了关于正强化的概念。

实验2: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则箱子通电。

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对于小白鼠来说,只有按按钮才能撤销讨厌的厌恶刺激,所以也增加了小白鼠按开关的次数,故而得出了负强化的概念。

实验3:将原来学会按钮获取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小白鼠按下按钮,则箱子通电。

结果:以前学会了按按钮获取食物的小白鼠不再按按钮。当给予小白鼠相应的厌恶刺激,就能减少它相应的行为出现,故而得出了惩罚的概念。

2、实验结论

斯金纳提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先有刺激,后有行为。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先有行为,后有刺激。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3、强化理论

(1)正强化

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例如:作业做完了,可以看电视。小明说话,老师批评,小明说话越来越频繁。

(2)负强化

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例如:作业做完了,就可以不洗碗。戴罪立功。

负强化: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会增加。例如:小明上街看到了人多觉得害怕就回家了。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例如:小明因为害怕人多而不敢上街。

(3)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例如:高质量完成作业后,才可以看电视。

4、惩罚

正惩罚:给予一个厌恶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考不好就打扫卫生。

负惩罚: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考不好就不给零花钱。

5、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这称为消退。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小试牛刀:

1、(单选)小红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之后老师表扬他,这可以用以下哪种来解释( )

A.操作性行为 B.应答性行为 C.刺激行为 D.连锁行为

1.【答案】A。解析:小红是先回答问题老师后给表扬,故是先有行为后有刺激,所以是操作性行为,故选A。

2、(单选)对于“戴罪立功”的人“从轻发落”,可以利用哪种规律解释(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2.【答案】B。解析:从轻发落就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来增加他的⽴功行为,故是负强化,所以选B。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