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2020-12-11 17:55:2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这部分全题型备考。选择题经常考查归因理论中因素和纬度之间的匹配,比如:呈现一个例子判断它属于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比如:直接呈现多选题选择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同时还有可能考查案例分析题:对某个学生考试失败的分析,今后如何更好保障学习效果等。

二、新课讲授环节

1.基础理论

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学生考完试会抱怨,这次考试太难了,实在是不会啊?更有甚者会说每次考试运气不好。总是背的不考,没背的都考了。这其实可以用维纳的成败归因来进行详细解释。那什么叫归因呢?

归因就是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给予解释的心理过程。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会受到归因的影响,或者说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会影响今后同类行为。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F.Heider,1958)。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内部。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维纳(Weiner,1974,1992)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组成了归因模式。

  稳定性 内在性 可控性
稳定 不稳定 内部 外部 可控 不可控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工作难度      
运气好坏      
身心状态      
外界环境      

能力属于内部稳定性的不可控制因素,努力程度属于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制因素,任务难易属于外部稳定性的不可控制因素.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身心状况属于内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外界环境属于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制因素。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例如:在某次生物课测验中你做得不太好,如果你认为是因为自己“笨”,就可能产生习得性无助。)

根据以往经验可得,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是在考核中出现频次最多的知识内容。因此此处需要各位考生再加以详细记忆和理解。

2.归因影响及其指导

首先,因素来源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内部成功会自豪,失败会羞耻。(例如:期末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认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类人会因为自己努力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其次,稳定纬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稳定会降低期望,不稳定会提升期望。(例如:归因于运气,认为下回可能结果就不一致因此会对未来充满期待。)

再次,可控纬度既与情感体验有关,又与未来成败有关。(例如:归因于努力程度,失败会产生内疚并在下次体验中努力。)

因此,一般情况下归因于努力程度会更好。

3.归因偏差讲解

(1)自我防御性归因。也称自我服务偏向,是人们出于加强自我和保持自尊心的动机而产生的归因偏向。人们倾向于把成功的积极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内因,如能力强、工作努力或具有良好的品质等。而把失败的消极的结果归因于情境,如恶劣的环境、压抑人的体制、不可预料的困难等。把功劳(或成绩)归自己,把错误(或责任)推给他人,是利己主义思想在作祟,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自我防御性归因在认知评估涉及个人利益时表现得较为突出。利己的偏见、利益上有无关联、感情上的亲疏都会影响自我服务偏向。自我防御性归因在行为者确信自己的行为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2)归因聚焦不实。如把个人的工作成绩归功于领导、上级的关怀和同事的支持帮助等外部因素,而当工作受挫、受损失时,把罪责全归于自己,一味自责,是由于过分谦虚导致的归因不实。另外,把工作、事业的成败归因为超自然力量的左右,如命运、天意等,系受认识能力的困扰或出于有意逃避现实导致的聚焦不实。

(3)主观投射作用。有时认知对象的行为是有所指的(如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等),但我们却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性行为而忽视,有时我们又会把别人的一些无特定含义的行为当做是有目的的,以致产生许多误会。在异性朋友之间,由于彼此表达思想感情比较含蓄,常易造成这种归因偏差。一方以某种间接的方式向另一方发出爱的信息,但对方过于迟钝,感觉不出这种目的性行为的特殊含义,仅当做一般性行为,结果失之交臂。另一种情况是,一方过于敏感却又一厢情愿地误解对方的一些普通的自然行为。这种主观投射,就是把自己的主观思想感情投射到对方行为身上,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释他人的行为,甚至以自己的行为唤起对方的同类反应,而进一步得到自我“证实”,以致闹出许多笑话。

三、题目感知

1.【多项选择题】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成功归因于努力,将使学生更加努力,从而提高其学习动机

B.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太容易,将使学生产生侥幸心理,从而降低其成就动机

C.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将使学生保持自信心,从而提高其成就动机

D.将成功归因于他人的帮助,将使学生自信心加强,从而提高其成就动机

1.【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各因素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时,学生会充满信心,而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时,对学生的自我意向不会产生影响,故A项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会使学生更加自信,也更加努力。而CD项中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不会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所以CD错误。B项中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太容易,易使学生渴望再次遇到容易的任务而获得成功,容易形成侥幸心理,所以B项正确。故本题选择AB。

2.【多项选择题】分析考试失败原因时,同学们列出了下列原因,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属于内部归因的是( )。

A.试题太难了 B.这段时间太贪玩了

C.偏科,不擅长学习这门课 D.这次考的题都没复习到

2.【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B是归到努力,C是归到能力,都属于内部因素;A是归到工作难度,D是归到运气,都属于外部因素。

3.【单项选择题】李天升入初中后学业成绩“屡战屡败”,他表现的一点也不在乎,经常说“我就破罐子破摔了”“听天由命吧”一类的话,李天的状态被称为( )。

A.焦虑 B.认知功能障碍 C.抑郁 D.习得性无助

3.【答案】D。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