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我们与班杜拉的两次相遇”,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班杜拉的动机理论指出:人的行为受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结果因素既强化,既我们学习的社会学习理论,既第一次相遇;先行因素既期待,既我们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既第二次相遇。
1、第一次相遇:社会学习理论(结果因素)
人的行为受结果因素的影响,结果因素既强化,下面表格介绍的是强化分类。
强化分类 |
内涵 | 外部强化的对象 | 例子 | |
观察者 | 榜样 | |||
直接强化 | 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 此人 | 无 | 小红(榜样)一回家就写作业,小明(观察者)看到了,也一回家就写作业,妈妈给了她一根棒棒糖。 |
替代强化 |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 无 | 此人 | 小红(榜样)一回家就写作业,妈妈给了她一根棒棒糖,小明(观察者)看到了,也一回家就写作业。 |
自我强化 | 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 无 | 无 | 小红(榜样)一回家就写作业,自己奖励给自己一根棒棒糖,如果没有一回家就写作业,就禁止自己吃棒棒糖。 |
2、第二次相遇:自我效能感理论(先行因素)
人的行为受结果因素的影响,先行因素既自我效能感,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下面表格介绍的是两种自我效能感。
两种期待的划分 |
内涵 | 例子 |
结果期待 | 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行为将造成某种结果的估计。 | 我每天上课听讲,期末会考100分。 |
功效期待 | 个人能成功地执行某种可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行为的信念 | 我是否有能力坚持每一天认真听讲。 |
1.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答案】A。解析:A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B直接强化(外部强化):观察者对强化的期望影响了他注意榜样行为,激励他编码并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C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自我强化: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D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学习的基本理论-一般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强化的分类-替代性强化
2.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
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E.自我强化
【答案】BDE。解析: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学习的基本理论-一般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强化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