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视觉适应中的生理机制

2020-12-04 22:07:2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视觉适应中的生理机制”,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感觉适应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感觉现象。它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在视觉范围内,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

暗适应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者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例如,我们从灯火通明的电影院大厅进入昏暗的放映厅内的时候,开始觉得周围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后,眼睛开始能看清黑暗中的物体,就说明我们视觉感受性提高了,这就是暗适应过程。视网膜上的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都参与了暗适应的过程,但作用的大小和起作用的阶段是不同的。最初的7~10分钟内,感觉阈限骤然降低,感受性骤升,之后暗适应曲线改变方向,感受性持续上升,出现棒锥裂(rod-cone break)。研究人员在暗适应过程中,将红光投射在视网膜上,由于红光只能使锥体细胞活动,而不能使棒体细胞活动,因此,只有锥体细胞参与暗适应过程,棒锥裂就没有了。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早期的暗适应是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共同完成的,之后,只有棒体细胞持续起作用。整个暗适应大概持续30~40分钟,以后感受性就不再持续提高了。

暗适应的生理机制可以用视网膜上光化学物质的变化来解释,简单来说,暗适应是感受器内视色素的还原过程。当视色素吸收光线时,视色素中的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网膜颜色由红转橙,转黄,最后成为无色透明的物质,这个过程叫漂白。当光线停止作用后,视黄醛与视蛋白重新结合,这就是还原过程。由于视色素的还原,感受器对光线的吸收作用上升,因而使感受性提高。

明适应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出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明适应进行地很快,时间很短。在1秒的时间内,由明适应引起的阈限值上升就已经非常明显。在5分钟左右,明适应就全部完成了。例如,我们看完电影,从电影院出来时,开始觉得光线耀眼,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状态。

明适应的生理机制与暗适应正好相反,明适应是感受器内视色素漂白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比较快。

实践意义

理解了视觉适应的生理机制,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提高视觉的效果,避免在异常情况下光线对眼睛的破坏作用。例如,由于塌方在矿井下停留多日的工人,在抢救出来的时候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眼睛,这是因为他们在黑暗中长时间停留,强烈的地面日光会使他们的眼睛灼伤;再比如,值夜勤的消防员,在值勤之前,最好带上红色眼睛在室内灯光下活动,由于红光不能漂白棒体细胞的视色素,因而在他们接受紧急任务时,可以加快眼睛的暗适应过程;还有高速公路的隧道里,灯光亮度、设置的距离都要考虑人眼的视觉适应。

实战演习

知识都学会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两道题吧。

1.值夜勤的飞行员和消防队员在执勤以前最好戴上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这是因为红色眼镜可以( )。

A.加快明适应过程

B.加快暗适应过程

C.减轻视觉后像

D.消除视觉掩蔽

【答案】B。解析:红色眼镜可以避免棒体细胞内的视色素被漂白,从而加快暗适应的过程。故此题选B。

2.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看到树叶的颜色总是绿色的

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答案】D。解析: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是为了加快暗适应,与视觉适应相关。A是浦肯野现象;B是知觉的恒常性;C是闪光融合现象。故此题选D。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