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的特点

2020-11-21 21:27:29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的特点”,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1)家庭教育的含义

《辞海》对家庭教育的解释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在美国,人们把家庭教育称作家庭生活教育。莱温认为,家庭教育是“增进家庭生活并协助个人更加了解各种人际关系中的自己的一种教育方案”。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我国学者对于家庭教育含义的阐释,也有了相应的变化。1985年,郑其龙等编著的《家庭教育学》把家庭教育解释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由于当时对家庭教育的研究极为欠缺,所以并未明确给出家庭教育的定义。1988年,赵忠心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其子女和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实施的环境是家庭,教育者是家里的长者,受教育者是子女或家庭成员中的年幼者。”

(2)家庭教育的一般特性

1.启蒙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行的教育无疑具有早期性和启蒙性。

2.连续性

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地、连续地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发挥作用。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3.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信。由于父母子女间的血缘、抚养、亲情等关系,子女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加之家庭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等因素,都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很有益处的。

4.感染性

家庭历来被人们看作是最富情感的社会组织。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所谓感染性,就是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所具有的,能够引起别人产生相同或类似情感的属性。父母与子女的血亲关系及情感联系,具有纯真性、天然性和密切性,使得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心心相通,情感的感染性也就更为强烈。

5.灵活性

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必须有课堂、教材,成系统,有固定的时间。家庭教育是面对孩子个人进行的教育和训练,主要针对家庭成员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矛盾,针对家庭成员出现的各种问题展开教育,往往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灵活进行,可以“遇物则诲,相机而教”。

6.及时性

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家庭的其他成员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一般说来,家庭教育比幼儿园、学校教育都要及时一些。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可以通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在幼儿园和学校,教师往往要同时面对几十个孩子,通常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和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