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学组织形式在教招考试时常以的单选题的形式出现,包括定义型单选、产生背景、优缺点等,除此之外还可能考到各自的优缺点等。
首次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这里需要和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概念进行区分。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即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这里需要做出定义区分。我们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一、个别教学制
个别教学制是古代中西方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譬如我们都知道的孔子,他在教学的时候所采用的就是个别教学。很明显个别教学制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因此有朱熹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相应的个别教学制难以实现知识传授的系统化、组织化,另外难以大规模高效率的培养人才。
二、班级授课制
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我们从小学至大学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所以说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3)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个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班级授课制用三个字简单概括:“班”、“课”、“时”。
班级授课制的发展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最早使用班级这个词的是艾拉斯莫斯,昆体良最早提出了分班思想,1632年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阐释,1862年我国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推广。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有:①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②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③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④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有:①难以因材施教;②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③缺乏灵活性。
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我们看过的电视剧《父母爱情》里的女主角安杰到了岛上之后在岛上的学校任教,她所在的学校所采用的教学形式就是复式教学。它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教室和教学设备等。复式教学是由于一定地区的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它利于普及教育。
三、分组教学
又叫分层教学、能力分组,指在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1.外部分组: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照学生的能力或者学习成绩编班。
学科能力分组是根据某一年级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学习能力或成绩,分为不同的组,如走班制;
跨学科能力分组是把一个年级的学生,按智力的高、中、低分成成绩好、中、差的组。
2.内部分组: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照学生的能力或者学习成绩编组。
分组教学的优点:比班级授课制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分组教学的缺点:(1)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2)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3)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又叫单元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的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和检查。它是美国的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道尔顿中学创立。
它们的优点在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五、特朗普制
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大班是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小班是把大班的学生分为20人左右的小组,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特朗普制具有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也有个别教学的长处,但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六、导生制
导生制又叫贝尔—兰喀斯特制,是由英国国教会的贝尔(Andrew Bell,1753-1832)和公益会的教师兰喀斯特(Joseph Lancaster,1778-1838)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曾在英国和美国流行过数十年,为英、美两国普及初等教育做出过重大贡献。
导生制的组织形式: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完全是教师的助手。有了导生的帮助,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减轻了,因而能够教育更多的学生。
七、文纳特卡制
文纳特卡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华虚朋(C.W.Washburne)提出,于1919年在伊利诺斯州文纳特卡镇公立学校实行的一种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相结合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将课程分成两部分:一是指定作业,教学按学科进行,以学生自学为主,适当进行个别辅导,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能力和可能的进度拟定学习计划,并在工作簿上记录进展情况,最后以考试形式检验学习结果,学生自己根据考试成绩决定下一步学习方向。二是团体活动与创造性活动,由文化的和创造性的经验组成,分小组活动或施教,通过手工劳动、音乐、艺术、运动以及商业、编辑、出版等团体活动随机进行,没有确定的程序,也不考试,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的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