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的发展之路_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们的应试能力很高但是却缺乏一定的创造力,而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然先要培养其创造性思维。那究竟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又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又该如何去培养呢?其实在教招考试中这个问题已经成为考试的重点内容,该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因此能够理解其特点含义以及培养方式即可,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以及培养方法。
一、创造性思维概念及研究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了解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英国心理学家沃拉斯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论:①准备,即指创造性思维形成之前,掌握该问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②沉思,即酝酿期,是指在思维创造准备期间得不到结果而将问题暂时搁置,而等待有价值的想法自然酝酿产生的阶段;③灵感或启迪,即豁然期是指问题解决办法的突然出现,这种灵感通常是在与创造无直接关系的活动中产生的;④验证期,即对灵感产生的新观念进行评价、检验或修正。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又称为思维的丰富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思维流畅性大;反之,思维缺乏流畅性。流畅性强调的是数量多。吉尔福德把思维流畅性分为四种形式:用词的流畅性、联想的流畅性、表达的流畅性、观念的流畅性。前三种流畅性必须依靠语言,后一种既可借助语言又可借助动作。
2.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又称为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摒弃以往的思维方法,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强调随机应变。例如,让被试“尽可能地举出布料的用途”,会有“做衣服”“做玩偶”“制作笔筒”“做围巾”“弄成披风”“做手套”等各种各样的答案。富有创造力的人思维比一般人的思维出现的想法散布的方面更广,范围更大,缺乏创造力的人思维通常只想到一个方面而缺乏灵活性。
3.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又称为思维的独特性,是指产生不同寻常的反应和不同常规的那种能力,此外,还有重新定义或按照新的方式对我们的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例如,在托伦斯“命题测验”中,向被试提出一般的故事情节,要求被试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思给出一个恰当的标题,富有创造力的人给出的题目更为独特,而缺乏创造力的人常常被禁锢在常规的思维中。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脑激励法
除了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鼓励创造性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检查各种可能解决间题的方案,教师可以试一试“脑激励法”(又称为大脑风暴法),其核心思想就是把产生的想法和评价想法区分开来。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延迟对答案作评价,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多提答案,另一方面也防止他们因怕说错受批评而不敢说。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想法可能会启示另一种想法,同时,有些可能初看起来似乎荒谬而又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想法不致被扼杀。这种做法在我国有时被人们称为“诸葛亮会”。
2.分合法
分合法是戈登1961年提出的一套团体问题解决的方法,其本义是“把原来不相同、不相关的元素加以整合”,包括两种心理运作过程:“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和“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过程要求学生用新颖而富有创新的观点去重新了解旧问题、旧事物、旧观念,从另一个新奇的角度来解释一些熟悉的概念。例如,“母鸡”是一个为我们所熟悉的概念,采用化熟悉为新奇的方法,就是“母鸡只是一只生蛋的工具”。而熟悉陌生事物的过程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不同新奇事物的理解,使不同的材料主观化。
3.发散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有效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用途扩散,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结构扩散,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方法扩散,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形态扩散,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4.自我设计训练
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
现在我们通过两道题来巩固一下知识点:
(多选题)1.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详尽性
【答案】ABC。解析:创造性思维特征主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因此,选项ABC正确。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特征
(单选题)1.“利用黄色可以做什么”,这属于( )。
A.方法扩散 B.形态扩散 C.用途扩散 D.结构扩散
【答案】B。解析:形态扩散,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颜色属于物体的形态,因此选项B正确。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特征
关注山东教师考试微信公众号sdjsks,及时获取山东教师招聘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