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整体性与理解性
整体性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强调的是整体、完形倾向的加工组织过程;理解性是知觉者赋予知觉对象主观意义的加工组织过程。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整体性强调完形的倾向,各部分之间的整体性联系;而理解性则强调的是以基于个人经验的主观见解,更多体现的是主观的推断与猜测和解释。虽然在有些题目中都会表述“联系上下文”这样的说法,但是切记做题的时候不能只看“联系上下文”、“结合上下文”这样的词汇,而是看题意表达的整体含义。
历年考题:
①英语考试中的完形填空题目,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的情景及已有知识经验填空。这里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答案:D。解析:英语中的完形填空题目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挖空让选择唯一正确的选项,完形填空题目是从整体倾向上加工组织来完善部分的,突出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关联,体现的是知觉的整体性。故正确答案为D。
②老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生词先不要着急去查字典,而是要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这体现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答案:B。解析: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生词猜测题意,是知觉者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下陌生词汇的一种主观解释与推论,强调的个体对陌生单词赋予主观意义的过程,体现的知觉的理解性。故正确答案为B。
4.理解性与选择性
理解性是知觉者赋予知觉对象主观意义的加工组织过程。而选择性是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强调筛选、选择的加工组织过程。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理解性强调主观见解,是一种个人解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选择性则强调对比差异,突出的是挑选与选择。
历年考题:
①“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这反映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答案:B。解析:外行与内行的区别是知识经验,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强调的是一种个人解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种表现,体现的是知觉的理解性。故正确答案为B。
②“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这反映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答案:A。解析:同一片山里中原本是万物丛生,各种生物都有,但是猎人进山之后对万物进行了筛选,挑选出来了自己的需要之物即禽兽作为对象,而樵夫也是从万物中挑选了自己所需的柴草作为知觉对象,体现的是不同的人在知觉中筛选与选择的过程,体现的是知觉的选择性,故正确答案为A。
中公教育解析
关注山东教师考试微信公众号sdjsks,及时获取山东教师招聘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