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如何理解与区分知觉特性?”,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知觉特性
1.选择性:梁宁建在心理学导论中对知觉的选择性定义如下: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受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有意或无意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彭聃龄在普通心理学中表述知觉的选择性是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加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从两位学者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简单理解知觉的选择性实质上是知觉者在知觉过程中对知觉客体进行挑选,使得一部分成为对象,进而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特性。
2.整体性:梁宁建认为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而彭聃龄认为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由此可知知觉的整体性实质上是指知觉者在知觉客体事物时倾向用完备的、完形的、整体的倾向去知觉事物。
3.理解性:梁宁建认为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彭聃龄认为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等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综上我们可以简要概括知觉理解性实质上是知觉者在知觉过程中赋予知觉对象主观意义的过程,与知觉者的经验密不可分。
4.恒常性:梁宁建认为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客观对象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像的过程。彭聃龄认为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综上我们可以简单理解知觉的恒常性实质上是指客观变而映像本身不变的特性。
二、混淆辨别
1.整体性与选择性
整体性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强调的是整体、完形倾向的加工组织过程;而选择性是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强调筛选、选择的加工组织过程。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整体性突出的是部分之间的整体关联与联系,选择性突出的是挑选之后对象与背景的差异对比。
历年考题:
①“一叶知秋”与“窥一斑而见全豹”反应的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答案:D。解析:叶子与秋天;花斑与豹子体现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与完形倾向。体现的是知觉的整体性。故D选项正确。
②“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反应的知觉特性是(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答案:A。解析:红是作为对象从绿中被挑选出来变得更加清晰,鹤也是作为对象从鸡群中被选择出来被优先加工,都体现了知觉者挑选、筛选,体现的是知觉的选择性,故A正确。
2.整体性与恒常性
整体性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强调的是整体、完形倾向的加工组织过程;恒常性是客观变而映像本身不变的特性。整体性与恒常性最大的区别在于整体性变化的是知觉对象本身一部分,但仍然从整体倾向加工判断,而恒常性则是客观外界变化映像本身不变,仍然从本质上加工判断。
历年考题:
①一首乐曲换了不同的乐器演奏,人们仍然能够辨认出来是这首曲子,这反映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答案:D。解析:对于一首乐曲而言,演奏的乐器属于其中一部分,换了不同乐器知觉者仍然能够辨认出来,体现的是个体在知觉过程中的完形、整体加工倾向,是知觉对象本身变化一部分仍从整体倾向加工判断,反应的是整体性。故D正确。
②学生坐在教室内对比老师在讲台上拍巴掌声音与外面马路上汽车声音,仍然认为汽车的声音比较响,这反应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答案:C。解析:由于教室里面拍巴掌的声音距离学生比较近,而窗外马路上汽车的声音距离比较远,但是这种距离的差异导致响度的大小不同是一种客观条件,是外部原因而导致的,并非知觉对象本身变化,巴掌声音与汽车声音响度本质上并没有发生改变,自然是汽车声音比较响,这个例子反映的是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是知觉恒常性的反映。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