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学》中的词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教育
1.【结合】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分开】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西方】
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教育是年长者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者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水平都得到发展,以符合整个社会从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符合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二、课程
1.【中国】
“课程”一次最早出现于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用“课程”一词指“寝庙”,其寓意为伟业,含义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
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频频提及课程,朱熹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日常语言中的“课程”意义已极为相近。
2.【西方】
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管理学教授约翰·富兰克林·博比特《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正式诞生,也标志着“课程论”这一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的诞生。
三、班级
艾拉斯莫斯(又译伊拉斯漠),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教育思想家。他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并指出:“一个国家的主要希望,在于它对青年的适当的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虔诚的信仰、高尚的德行和非凡的智慧的人。同时16世纪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四、道德
1.【分开】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2.【结合】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