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重要人物之孔子

2020-11-28 22:29:0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重要人物之孔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孔子,字仲尼,鲁国陬异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创办儒学,周游列国,编纂典籍,培养七十二贤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万世师表”。

孔子出生于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在母亲的敦敦教诲下,立志“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奋发求知,刻苦钻研“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终于在三十岁这一年正式招生办学,开创春秋战国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教育制度—私学,开始他辉煌而漫长的教学生涯。四十不惑的孔子在四十岁这一年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创办了儒学,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五十岁,孔子获得从政机会,开始走上仕途,准备大展宏图的他,没想到与当权者政见不一,终于弃职出走。在五十五岁这一年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一面进行政治游说活动,一面进行教育活动,奔波辗转于各个国家14年。在68岁这一年孔子受聘返鲁,被尊为国老。晚年回到鲁国的孔子一边讲学,一边着手于《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编纂和校订工作,为后世文化及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在这个问题上他首先提出了“庶、富、教”,认为治理国家需要三个条件,即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顺序表明,庶与富是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他认为先建立物质基础,再来抓教育建设,国家才会兴旺发达。其次孔子还从人性论的角度来阐释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人性论上,他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先天素质相差无几,而人与人之所以不一样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导致的。因此,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就要特别重视教育。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他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简而言之就是“由博返约”。博学是指获得较多的具体知识,返约则是在对具体事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总结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则与观点。孔子曾问子贡:“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答:“然。非也?”孔子说:“非也。予一以贯之”。所谓一以贯之是指在多学广识之后,综合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一个基本的思想观点,然后以此为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活中。正因为孔子注重对学生思维进行训练,才有了颜回的“闻一知十”和“举一反三”。同时,孔子还提出“叩其两端”的思考方法,认为应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进而明辨是非,做到辩证统一,最终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对教育学重点人物孔子的详细讲解,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中公教育解析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