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春秋战国诸子的教育思想及常见考点(一)”,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派思想蓬勃发展,其中儒墨道三家思想尤为突出,从而经常出现在教资教招的考试中。学员在考试的过程中比较头疼这类题,虽然经常以单选、判断等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但文言文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以及人物颇多导致思想和人物对应不上。这里,我们主要将相关思想和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方便记忆。
儒家
孔子
1.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言行见于《论语》,被称为“万世先师”、“万世之师表”,“至圣”
(相关知识:民国时期的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万世师表”,郭沫若赞陶行知“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
2.孔子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历时2000余年,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孔子不是私学的首创者。
3.提出“有教无类”
○是在古代教育的阶级性的基础上提出的。
○本意在于不论地位,人人都能接受教育,实质是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的平民,体现了教育的平等性,与现在的教育起点机会均等相类似,也为现在的教育全民化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相关知识: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也带有普及教育和教育平等的思想)
○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前提是要学生带着“束脩”(肉干)求见,所以不是真正意义的平等。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爱学生存在一致性。
4.朱熹将孔子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因材施教”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为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比两个人的还大,勇于作为,所以要劝他慎重。这是这两个弟子在问到“闻斯行诸”(听到这件事我要马上去做吗?)时孔子的反应。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意思是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因材施教是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孔子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人。(相关知识: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6.最早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教育家,也是我国最早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
7.提出“庶富教”——中国第一个论述教育和经济关系的教育家
8.“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巩固性教学原则
9.其他思想要知道: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孔子编写六经,是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学思结合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疏导原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示范法、为人师表
○“学而不厌”体现爱岗敬业、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诲人不倦”体现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体现终身学习;“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对真理的追求。
【做一做】
孔子是教育平等的首倡者,相关论述为(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性相近,习相远 D.天下为公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体现教育公平的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体现的儿童具有差异性。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天性相近也会因后天改变。天下为公是一种美好的政治理想。四个选项都与孔子有关,但A、C、D与题干无关,故选B。
中公教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