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认知过程_记忆”,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什么是记忆?大脑是怎么样记住东西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相关内容。在教招笔试中此部分基本以客观题形式考察,即以例子反选和判断题的方式来考查,这就要求大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反映的心理过程。人在实践活动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发生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所产生的印象,并不会完全消失,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经大脑加工改造成为知识经验的形式,被保留下来,以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保留下来的经验,还会在头脑中重新反映出来,在以后的心理活动中起作用。例如,多年未见小学同学,虽然现在人不在眼前,但是在聊天提及此人时,能够想到他的相貌,还有他身上发生的好玩的事情,再次相见可以认得出来,这就是记忆。
二、记忆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环节 | 信息加工 | 形象理解 |
识记 | 输入信息 (编码) | “看在眼里” |
保持 | 储存信息 | “记在心里” |
再认或回忆 | 提取信息 | “经验重现” |
例如,在背诵英语单词的时候,我们会阅读这个单词,通过音标了解单词的构成。这就对应识记过程。由音标对这个单词进行认识、区别,在头脑中留下一定的印象。
紧接着,再反复地阅读和书写去记住他。这就对应记忆的保持过程。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将前面获得的经验加以巩固。
等到了第二天,教师进行课堂听写,我们能够快速反应书写出来。这对应记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在另一情境下重现先前的经验的过程。
基于此,大家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一开始单词识记错误,那么对于听写会有什么影响?
(2)对于单词的记忆可不可以反复阅读和书写的过程?
三、记忆、保持、再认或回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识记是保持的前提和基础。
保持是记忆的第二环节,也是记忆的中心环节,是记忆力保持是识记的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是实现再认或回忆的必要前提。
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必要条件,识记和保持的质量决定着再认和回忆的效果。再认和回忆又是检验识记和保持效果的指标,而且它还能进一步加强识记和保持。